首页 理论教育 热熔胶的成分及组成

热熔胶的成分及组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蜡类蜡也是热熔胶的重要组分之一,其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熔体粘度,提高流动性,缩短露置时间,改善耐蠕变性、可曲挠性及熔融速度,减少抽丝现象,防止胶料自粘等,还可以降低胶粘剂的成本。

热熔胶的成分及组成

1.主体材料

热熔胶的主体材料是热塑性树脂或弹性体,是热熔胶的主要成分。其作用是使胶粘剂具有粘接强度的内聚力。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作热熔胶主体材料的主要有乙烯及其共聚物、聚氨酯、聚酰胺、聚烯烃、聚酯、苯乙烯及其共聚物等,此外还有聚乙烯醇、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等。

(1)乙烯及其共聚物 用作热熔胶的乙烯及其共聚物主要有乙烯—醋酸乙烯(EVA)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EEA)共聚物、乙烯—丙烯酸(EAA)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乙烯醇三元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等,其中以EVA应用最多。

(2)聚氨酯 用作热熔胶的聚氨酯主要是热塑性聚氨酯及反应型聚氨酯。

(3)聚酰胺 用作热熔胶的聚酰胺是由二元酸与二元胺缩聚、氨基酸缩聚或其他内酰胺开环缩聚而成。根据合成聚酰胺所用的酸不同,可将聚酰胺分为二聚酸型和尼龙型两类。

(4)聚烯烃 用作热熔胶的聚烯烃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及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

(5)聚酯 用作热熔胶的聚酯通常为线型饱和聚酯,是由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

(6)苯乙烯及其共聚物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可作热熔胶和热熔压敏胶的主体材料,主要有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及两者的氢化产物。

(7)其他 除上述聚合物外,用作热熔胶主体材料的聚合物还有丁基橡胶聚丙烯酸酯、聚乙烯基醚、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醋酸乙烯、纤维素衍生物、环氧树脂及改性聚烯烃等。

2.增粘剂

主体材料在熔融时,熔体粘度相当高,对被粘物的润湿性和初粘性不太好,一般不单独使用,常加入与之相容性好的增粘剂混合使用。

增粘剂是指相对分子质量为几百至几千、软化点为60~150℃的一类无定型热塑性聚合物的总称。其主要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熔体粘度,提高热熔胶熔化后对被粘接物的润湿性和初粘性,以达到提高粘接强度、改善操作性能、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还可以调整热熔胶的耐热温度及露置时间。增粘剂应与主体材料相容性好(溶解度参数接近)、粘接力强、热稳定性好,增粘剂的添加量为20~150份(以100质量份主体材料计)。常用的增粘剂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大类。

增粘剂对热熔胶的性能影响很大,有时为了增加主体材料与增粘剂之间的相容性,在主体材料分子链上引入极性基团,如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等。常用增粘剂的性能及应用见表10-1。

表10-1 常用增粘剂的性能及应用(www.xing528.com)

978-7-111-36098-8-Chapter10-1.jpg

注:“○”表示有增粘效果。

3.蜡类

蜡也是热熔胶的重要组分之一,其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熔体粘度,提高流动性,缩短露置时间,改善耐蠕变性、可曲挠性及熔融速度,减少抽丝现象,防止胶料自粘等,还可以降低胶粘剂的成本。但蜡的加入也会降低热熔胶内聚强度及粘接强度。

蜡类一般有烷烃石蜡熔点为38~70℃,最好使用熔点为60~70℃的烷烃石蜡)和微晶石蜡(熔点为65~105℃)两种。微晶石蜡比烷烃石蜡价格贵,且略带黄色,但可以提高热熔胶的柔韧性、粘接强度、热稳定性、耐寒性和内聚力。蜡类用量一般为30%(质量分数)以下,用量过高会使热熔胶的粘接强度下降,热熔胶的收缩率变大。通常,蜡类在书籍装订、包装用胶粘剂中添加,而在其他场合如木工、装配、热熔压敏胶、热熔密封胶中则不用。

4.填料

在热熔胶中还常常加入填料,以降低成本、减少固化后的体积收缩率和过度的渗透性、提高热熔胶的耐热性和热容量、延长胶的操作时间等。填料用量一般为15%(质量分数)以下,加入过多,会使胶的粘度增大太多,降低粘附力和韧性。常用的填料有补强和非补强两种,如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瓷土、陶土、炭黑白炭黑等。对于SBS热熔胶,则炭黑和白炭黑均有补强作用。加入填料时,填料要求干燥,粒度以细为好。

5.增塑剂

热熔胶中加入增塑剂,能降低熔体粘度、加快熔化速度、提高柔韧性和耐寒性。增塑剂用量一般不超过10%(质量分数),用量过多会降低胶的耐热性、内聚强度和粘接强度。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丁二烯等。

6.抗氧剂

抗氧剂的作用是防止热熔胶的氧化和分解,防止胶变质和粘接强度降低等。一般认为,热熔胶在180~230℃加热10h以上或所用的组分热稳定性差(如烷烃石蜡、脂松香等)时,有必要加抗氧剂;如果使用耐热性好的组分(如氢化松香、松香酯),并且不在高温下长期加热,可以不用抗氧剂。常用的抗氧剂有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BHT)、4,4′-巯基双(6-叔丁基间甲苯酚)(RC)、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0)、含磷化合物以及硫代二丙酸酯等。有时也使用两种或多种并用,效果比单用好。抗氧剂用量通常为0.1%~1.5%(质量分数)。

7.其他

如果单独使用一种主体材料不能满足所要求的性能时,可以把具有适宜特性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混合使用。如要提高热熔胶的耐寒性、柔韧性、抗冲击力、抗蠕变性和橡胶弹性,可以加入少量的异丁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或其他合成橡胶。有时也可加入无规聚丙烯或沥青来降低成本,增加粘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