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控制精梳棉条的质量?

如何控制精梳棉条的质量?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降低精梳条的棉结杂质,首先应选用长度长、强度高、结杂含量少的原料;其次是严格控制生条中的短绒率及结杂;并在精梳工序采取以下措施:1.放大落棉隔距 放大落棉隔距有利于排除棉结杂质。精梳车间相对湿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55%~60%。精梳条重量不匀率的控制方法如下:1.定期试验精梳落棉率 及时对眼差、台差进行控制。合理确定牵伸装置的牵伸工艺参数及精梳条定量。

如何控制精梳棉条的质量?

精梳机的主要工艺指标为精梳落棉率、精梳条重量不匀率、条干不匀率、短绒率、棉结杂质、落棉含短绒率等,具体要求见表1-6-1。

表1-6-1 精梳质量指标

(一)精梳落棉率

精梳落棉率与用棉量、棉网质量、成纱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增加落棉对排除短绒效果明显,但不利于节约用棉,对提高成纱强力也有限,所以,应合理掌握精梳落棉率,具体控制范围见表1-6-2。

表1-6-2 精梳落棉率参考指标

精梳落棉率的调节,考虑因素如下:

1.落棉隔距 落棉隔距越大,落棉率越大。落棉隔距增减1mm,落棉率相应增减2%~2.5%。

2.给棉长度 给棉罗拉棘轮改变1齿,落棉率改变0.5%~1%。

3.顶梳插入深度 改变1档,落棉率改变2%。

4.给棉方式 前进给棉,落棉率掌握在5%~17%;后退给棉,落棉率掌握在18%~25%。

5.锡林针齿密度 改稀加密,落棉率改变1.5%~2%。

(二)棉结杂质

相比同特普梳棉纱,精梳棉纱的棉结杂质粒数要比同特梳棉纱少一半以上。降低棉结杂质应重点从清花、梳棉和精梳三个工序考虑。棉结主要由原料、原料初加工、纺纱生产三方面因素造成。要降低精梳条的棉结杂质,首先应选用长度长、强度高、结杂含量少的原料;其次是严格控制生条中的短绒率及结杂;并在精梳工序采取以下措施:

1.放大落棉隔距(或分离隔距) 放大落棉隔距有利于排除棉结杂质。

2.采用后退给棉 采用后退给棉时锡林对棉丛的梳理效果比前进给棉好。

3.采用较短的喂棉长度 小卷受到的重复梳理次数多,梳理效果好。

4.采用大齿密的整体锡林 锡林表面针齿数目越多,每根纤维所受的作用齿数越多,梳理效果越好。

5.定期检查毛刷的工作状态 合理调整毛刷清洁锡林的时间和毛刷插入锡林的深度,检查毛刷的磨损状况。

6.加强精梳工序温湿度的控制 合理的温湿度是提高精梳机排除结杂能力的前提条件。精梳车间相对湿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55%~60%。

(三)重量不匀率

精梳条重量不匀率是指精梳条5m片段之间的重量不匀率,它影响成纱重量不匀率及重量偏差,从而影响棉纱的品等。精梳条重量不匀率的控制方法如下:

1.定期试验精梳落棉率 及时对眼差、台差进行控制(台差<1%,眼差<2%)。

2.统一工艺 做到同品种同机型一致,各部隔距、齿轮与锡林、顶梳型号规格一致,并应完整、无缺齿倒齿等。

3.定期做好平揩车工作 确保机械状态良好,保证工艺上车,同一品种同一型号的精梳机工艺一致。(www.xing528.com)

4.严格运转操作规程 防止在换卷与棉条接头时造成接头不良。

5.控制好车间温湿度 防止粘卷、棉网破边或破洞等。

6.按时清刷顶梳与锡林 定期校正毛刷对锡林的插入深度(一般为2.5~3mm)。

(四)条干不匀率

精梳工序产生条干不匀的原因如下:

1.棉网成形不良 主要由工艺设计不合理或机械状态不良引起的。

2.精梳机牵伸装置不良 如牵伸装置不合理,牵伸罗拉及胶辊弯曲、牵伸齿轮磨灭等。

3.牵伸工艺不合理 如牵伸倍数、罗拉握持距、加压等配置不当。

4.小卷、棉网及台面张力过大,意外牵伸大。

提高精梳条条干的有效方法如下:

(1)合理确定弓形板定位、钳板闭口定时及分离罗拉顺转定期时。

(2)合理确定精梳机各部分的张力牵伸,减少意外伸长。

(3)保证良好的机械状态。

(4)合理确定牵伸装置的牵伸工艺参数及精梳条定量。

(五)短绒率

短绒率与成纱的关系密切,短绒率越高,成纱强力越低,强力不匀率越高,条干越差,粗细节增加,外观质量差。降低精梳条短绒率的措施如下:

(1)根据不同纤维和品种,合理掌握落棉率。

(2)检查掌握好锡林定位。

(3)保证梳理部件的正常运转。

(4)保证毛刷对锡林的清洁。

(5)掌握好气流除杂与吸尘效果。

☞思考与练习

1.精梳工序的任务是什么?

2.为什么要进行精梳前准备?

3.精梳工序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