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棉种改良与高支棉纱的发展

棉种改良与高支棉纱的发展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棉纺织业所用的棉种多是亚洲棉,即俗称的“中棉”。特别是国内机器棉纺厂的纺纱标准已由原来的16支提高到20支后,国产棉花的质量更不能满足机器棉纺织工业需要。[6]随着棉种的更新,棉纺设备和技术也有了相应的发展。30年代初期,国内纺制的棉纱平均已达到20支,特别是上海高支纱所占的生产比例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图3-6环锭细纱机高支棉纱生产的推广,另一方面还得益于精纺机的不断更新。

棉种改良与高支棉纱的发展

棉花自13世纪传入长江黄河流域以来,在我国获得极大发展,生产区域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蚕桑丝绸业向几个区域集中。中国棉纺织业所用的棉种多是亚洲棉,即俗称的“中棉”。经过长期的选育进化,到了民国时期已有了很多抗性强、衣分高的品种,如通州棉、常阴沙棉、常熟棉(包括龙种、大白籽、小白籽、黑籽、羊毛白、鸡脚棉、南丰、紫花等)、太仓棉、上海棉、江阴白籽棉等。[4]但作为机器纺织的原料,其缺点很多。首先中棉的纤维短且粗,美国陆地棉纤维可纺42支纱,而中棉仅能纺10~16支,最细也不过24支。特别是国内机器棉纺厂的纺纱标准已由原来的16支提高到20支后,国产棉花的质量更不能满足机器棉纺织工业需要。即便是闻名全国的通州棉,因为纤维粗脆,一般只能供给纺纱厂纺制16支以下的棉纱,纺制20或24支的棉纱尚属勉强,但要纺制24支以上的棉纱就不能用了。其次是中棉的天然卷曲数少,仅为25个/厘米,而印度棉有60个/厘米,海岛棉则高达120个/厘米。因此中棉所纺成的棉纱拉伸强度很低,这个缺点在机器动力生产时代尤为明显,因为机器动力织机比传统手织机的牵拉力要强得多,所以必须要引进优良的外国棉种,改进棉花品质,以适应近代机器纺织生产。

首创棉种引进的是晚清两湖总督张之洞,他于光绪十八年(1892)、光绪十九年(1893)先后两次购入美棉种子,在湖北试种,但均未成功。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张謇在南通创办海通垦牧公司,在沿海的盐性土地种植美国陆地棉成功。民国成立后,张謇出任农商总长,对于引进棉种更为积极,在各地开辟试验农场,并聘请外国专家充当顾问。当局对引进的美棉品种进行了整顿,挑选了最适合中国棉田自然条件的朗字棉(Lonestar)、脱字棉(Trice)、爱字棉(Acala)、斯字棉(Stoneville)和德字棉(Delfose)等几种,进行进一步培育,以增强其抗病力。[5]其中,脱字棉因为适应性强,分布较广,主要在黄河流域推广;爱字棉由于植株生长茂盛且晚熟,仅在江苏江浦和安徽东流一带有种植。[6]

随着棉种的更新,棉纺设备和技术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光绪年间,在上海就已出现了动力机器轧花厂(即俗称的火机轧棉厂),这些机器以双刀皮辊式轧花机为主,采用气机和锅炉提供动力,20世纪20年代后,改以内燃机电动机为动力。30年代后,南通大生纱厂、无锡申新纱厂开始引进由美国工程师惠特尼发明的锯齿式轧花机。西方的动力纺纱机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已开始引入中国,但由于缺乏技术人员,国内纱厂也没有掌握动力纺纱的关键技术,因此纺纱质量不佳。20世纪初,中资纱厂开始聘请归国留学生和有外资纱厂工作经验的人,逐步掌握了动力机器纺纱的工艺和管理、设备保全和保养、机器运转等方面的关键技术。30年代,单程清棉机、并卷机、单程粗纱机(图3-5)、大牵伸与超大牵伸细纱机等最新纺纱设备也被引入国内。

图3-5 粗纱机

随着中资纱厂采用新式纺纱机器的比例不断增多,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原来使用手工纺车,“技术最精者每人每日纺十六支纱不过四两,用新式纺机,每人每日可纺同样之纱十五斤”[7]。而生产能力的差异也影响到生产成本,以民国二十一年(1932)的棉花价格核算,手工纺车虽然“设备简单,开销短少,但并不能补足它生产能力上的缺陷”,生产一包16支纱需要七八天才能纺成,因此成本“每包高出机纺纱者在百元以上”[8]。同时,棉纱品质也有极大提高。早期,由于农村对棉布的要求是价廉、实用,因此国内棉纺织业针对这种需求,主要纺制适合农村木织机的10~14支粗纱。20世纪20年代,随着市场对纱支要求的提高,各棉纺厂相应提高了棉纱支数,16支纱成为各厂的主要产品,[9]申新一厂生产的人钟牌16支棉纱更被当成上海物品交易所的标准纱。30年代初期,国内纺制的棉纱平均已达到20支,特别是上海高支纱所占的生产比例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如以民国二十一年(1932)上海10家纱厂和其他地区15家纱厂为例进行对比,16支纱产量上海为14%,其他地区为35%,20支纱上海为42%,其他地区为25%,32支以上纱上海为11%,其他地区不足3%。[10](www.xing528.com)

要纺制高支纱,就需要经过精梳工程。所谓精梳,其目的就在于去除棉条中所含微细杂物及短纤维,通过梳整纤维使其长度均齐,形成清洁整齐的梳棉条,这种经精梳工程纺制出的纱,称为精梳棉纱。在精梳工程中需要用到条卷机、并卷机及精梳机三种机器,其中精梳机的机械构造较为复杂,在操作时,首先用给棉罗拉将棉卷引入箱刀之间,由箱刀夹住引入部分,然后通过覆有钢针的回转锡林将棉卷中的短纤维及白点梳去,从而施行精梳。上海棉纺业使用的精梳机主要有两种——赫尔门式和纳斯米式,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后者较前者安装与处理更为简单,产量也更大。民国二十八年(1939),上海申新九厂曾从英国订购了条卷机、并卷机和纳斯米式精梳机,用以纺制40~80高支精梳烧毛纱。

图3-6 环锭细纱机

高支棉纱生产的推广,另一方面还得益于精纺机的不断更新。所谓精纺机是以三对或四对牵伸罗拉将粗纺后的纱条进行牵伸,由高速度回转的锭子加捻成细纱的机械。中国棉纺业最初使用的是英国产的三罗拉普通细纱机,其牵伸张力低,一般用于纺制14支棉纱等粗支纱。民国三年(1914),国内开始引进美国细纱机,可以纺制16支纱。民国十九年(1930)前后,各纱厂开始先后引入瑞士立达厂生产的细纱机(图3-6),采用大牵伸技术(所谓大牵伸“是纺织机器中细纱机的主要构造部分,即将纱机的牵伸部分加重,速度加快,使棉纱拉长倍数随之增加”[11])可纺制32支、42支的细支棉纱。以申新纱厂为代表,这些大型棉纺企业对生产技术管理十分严格,在产棉区广设收花处,精选原棉,分档使用。此外,还设有专门的工务监督机构和车间检查员,将清棉机改为单程,细纱机改为双皮圈大牵伸,摇纱机加装断头自停装置,采用筒子摇纱,实行“上白棉纱、加长加重”的经营方法来进一步改进工艺,创造出了“金双马牌”棉纱等名牌产品,在华中、华南以及南洋的棉纱市场都享有盛誉,从而也提高了棉布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品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