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换向的因素:探析与优化

影响换向的因素:探析与优化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换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机械因素、化学因素,但最主要的是电磁因素。式中:R1、R2分别为电刷与换向片1、2的接触电阻。图5-31换向元件K中产生的电枢反应电动势图5-32延迟换向时附加电流的影响附加电流对换向的影响。

影响换向的因素:探析与优化

影响换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机械因素、化学因素,但最主要的是电磁因素。机械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加工工艺解决,化学方面可通过改善环境进行解决。电磁方面主要是换向元件K中,附加电流ik的出现而造成的,下面分析产生ik的原因。

1.理想换向(直线换向)

图5-30 直线换向与延时换向

换向过程所经过的时间(即换向周期Tk)极短,只有几毫秒。如果换向过程中,换向元件K中没有附加其他的电动势,则换向元件K的电流i均匀地从+ia变化到-ia(+ia→0→-ia),如图5-30曲线1所示,这种换向称为理想换向,也称直线换向。

2.延迟换向

电机换向希望是理想换向,但由于影响换向的主要因素——电磁因素的存在,使得换向不能达到理想,而出现了延迟换向,引起火花。电磁因素的影响有电抗电动势以及电枢反应电动势两种情况。

(1)电抗电动势ex。电抗电动势又可分为自感电动势el与互自感电动势em。由于换向过程中,元件K内的电流变化,按照楞次定律将在元件K内产生自感电动势。另外,其他元件的换向将在元件K内产生互感电动势,则

ex总是阻碍换向元件内电流i变化,即ex与换向前电流+ia方向相同,即阻碍换向电流减少的变化。(www.xing528.com)

(2)电枢反应电动势(旋转电动势)ev。电机负载时,电枢反应使气隙磁场发生畸变,几何中性线处磁场不再为零,这时处在几何中性线上的换向元件K将切割该磁场,而产生电枢反应电动势ev电动机物理中性线逆着旋转方向偏离一个角度,按照右手定则,可确定ev的方向,如图5-31所示,ev与换向前电流ia方向相同。

(3)附加电流ik。元件换向过程中将被电刷短接,除了换向电流i外,由于ex与ev的存在,将产生附加电流ik

式中:R1、R2分别为电刷与换向片1、2的接触电阻

ik与ex+ev方向一致,并且都阻碍换向电流的变化,即与换向前电流+ia方向相同。ik的变化规律如图5-30中曲线2所示。这时换向元件的电流是与曲线1与2的叠加,即如图5-30中曲线3所示。可见,使得换向元件中的电流从+ia变化到零所需的时间比直线换向延迟了,所以称为延迟换向。

图5-31 换向元件K中产生的电枢反应电动势

图5-32 延迟换向时附加电流的影响

(4)附加电流对换向的影响。由于ik的出现,破坏了直线换向时电刷下电流密度的均匀性,从而使后刷端电流密度增大,导致过热,前刷端电流密度减小,如图5-32所示。当换向结束,即换向元件K的换向元件K的换向片脱离电刷瞬间,ik不为零,换向元件K中储存的一部分磁场能量/2就以火花的形式在后刷端放出,这种火化称为电磁性火花。当火花强烈时,将灼伤换向器材和烧坏电刷,最终导致电机不能正常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