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属的热电性及其三种基本效应

金属的热电性及其三种基本效应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金属组成的回路中,存在温差或通以电流时,会产生热能与电能相互转换效应,称为金属的热电性。金属的热电性概括为三个基本的热电效应。这种由于温差而产生的热电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金属和合金的热电动势极小,其数量级约为每度十万分之几伏特。-=2Q2或3.第三热电效应第三热电效应又称汤姆逊效应。

金属的热电性及其三种基本效应

在金属组成的回路中,存在温差或通以电流时,会产生热能与电能相互转换效应,称为金属的热电性。金属的热电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利用热电性原理,可以制造成热电偶,用以测量和控制温度。也可以用热电性分析合金的成分。

金属的热电性概括为三个基本的热电效应。

1.第一热电效应

第一热电效应又称塞贝克效应。1821年塞贝克发现锑与铜两种金属导线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则回路中将出现一个热电流,产生这种电流的电动势称热电动势,如图2-10所示。这种由于温差而产生的热电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电流的方向与互相接触金属的性质有关。

978-7-111-37877-8-Chapter03-43.jpg

图2-10 塞贝克效应示意图

由于两种金属的电子逸出功和电子密度不同,当两种金属接触时,金属中做不规则运动的电子,会从一种金属越过接触面,迁往另一金属,这样在接触点就形成了与温度有关的接触电动势,两接触电动势的代数和不等于零,接触电动势差就是热电动势。热电动势EAB的大小不仅与A、B两种材料本性有关,而且与二个接触点温度差ΔTT2-T1)有关。即

EAB=SABΔT

式中 SAB——塞贝克系数。

金属和合金的热电动势极小,其数量级约为每度十万分之几伏特。

2.第二热电效应

第二热电效应又称玻尔贴效应。

当电流通过两个不同的金属A和B组成的回路时,在金属导体A和B中,除产生焦耳热外,还要在接触点吸收或放出一定的热量Q。由于存在玻尔贴效应,经过时间τ,吸热的一端温度将上升ΔT,而另一端下降ΔT,如图2-11所示。

玻尔贴热Q与两个金属的特性有关,与通过的电流的时间τ和强度I成正比。

978-7-111-37877-8-Chapter03-44.jpg

图2-11 玻尔贴效应示意图(www.xing528.com)

Q

式中 π——玻尔贴系数或玻尔贴电动势。

很显然,玻尔贴热是和焦耳热叠加在一起的,由于焦耳热与电流的方向无关,而玻尔贴热与方向有关,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将这两种热分开。

为此先从一个方向通入电流,如果测得热量Q1+Q2Q1为焦耳热,Q2为玻尔贴热,而后再从另一方向通入电流,则测得热量变为Q1-Q2,显然两种情况放出的热量差就是玻尔贴热的两倍。

Q1+Q2)-(Q1-Q2)=2Q2978-7-111-37877-8-Chapter03-45.jpg

3.第三热电效应

第三热电效应又称汤姆逊效应。

对于一个金属导线,如果使其两点间保持恒定的温度差ΔT,在时间τ内,在导线中通过电流I,则在两点之间,依电流的方向不同而放出或吸收一定的热量Qr,称汤姆逊热。

Qr=σIτΔT

式中 σ——汤姆逊系数或汤姆逊电动势,它与导体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978-7-111-37877-8-Chapter03-46.jpg

图2-12 汤姆逊效应示意图

汤姆逊效应也是可逆的,当电流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一致时,要放出热量,σ为正值;反之,要吸收热量。吸热使金属导线温度下降,放热使金属导线温度上升。

实际上,对于一个由A、B两种金属组成的回路,当两个接触点温度T1T2不同时,三种热效应同时产生。首先由于产生热电动势而产生热电流,热电流通过接触点时产生玻尔贴热,

由于有温度梯度的导体A、B有电流通过,而在导线的全长会吸收和放出汤姆逊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