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宁长安坝的历史建筑——长安堰

海宁长安坝的历史建筑——长安堰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海宁县长安镇,始建于唐。长安乃舟车往来、南北冲要之地,《清一统志》说“长安堰在海宁州西北长安镇,宋时建,元至正七年复置新堰于旧堰之西。今名长安坝,旁有三闸”[296]。

海宁长安坝的历史建筑——长安堰

在海宁县长安镇,始建于唐。长安乃舟车往来、南北冲要之地,《清一统志》说“长安堰在海宁州西北长安镇,宋时建,元至正七年复置新堰于旧堰之西。今名长安坝,旁有三闸”[296]。《咸淳临安志》记载:“长安三闸在海宁县“西北二十五里,相传始于唐。(北宋)绍圣间鲍提刑累沙罗木为之,重置斗门二,后坏于兵火。绍圣八年吴运使请易以石埭。(南宋)绍熙二年张提举重修”;三闸前后排列,各相隔百步:“自下闸九十余步至中闸,又八十余步至上闸”;由于杭州地势较高,海宁地势相对低平,水闸的设置,主要在于控制水势,平衡水流,“盖由杭而西,水益走下,故置闸以限之”。因为地位重要,南宋时派兵驻扎,以加强管理:“闸兵旧额百二十人”。为了防止枯水季节水源的缺乏,宋徽宗崇宁二年在三闸边上修建“两澳”,作为长安闸的储水库:“有旨易闸旁民田,以浚两澳,环以堤。上澳九十八亩,下澳百三十二亩,水多则蓄于两澳,旱则决以注闸。”[297]

此后,历代多有修建,“至正十年,庸田使司汪佥事命本州岛达噜噶齐丹珠尔、知州张光祖修三闸,以柏木为之,上置铁环,遇旱则闭,水则开焉。明天顺间知府胡浚重修”[298]。清顺治二年,巡抚萧起元复行修筑,康熙十四年,居民呈请修坝,巡抚陈秉直委杭嘉两知府确勘修筑。[299](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