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康熙时期,刘郡侯重修通济堰石堤记

清康熙时期,刘郡侯重修通济堰石堤记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济大堰,古制石堤长八十四丈,濶三丈六尺,除濮脚在外。丽邑西通济堰,创自萧梁詹南二司马,继於宋邑人何相国澹,又乾道间范参知成大守郡时踵修,原分上中下三则,开闸以时,山水横冲,堰道易坏,上置石函若桥,渡山水,若溪径横直上下,并流不碍,制甚善。

清康熙时期,刘郡侯重修通济堰石堤记

通济大堰,古制石堤长八十四丈,濶三丈六尺,除濮脚在外。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岁五月廿六、七两日,洪水为灾,冲崩石堤四十七丈,西乡八载颗粒无收,粮食两无所赖,民皆鸠形鹄面,苦难罄述。士民何源浚、魏可久、何嗣昌、毛君选等为首,率众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岁七月十九日具呈本府刘,暨本县随蒙,刘郡侯轸恤栝西人民,慨然捐俸银五十两以为首倡,续厅张亦捐俸银六两,本县张亦捐俸银五两,传唤浚等至府筹度,即委经厅赵讳锃於十月初九日诣堰所,即着每源佥立总理三人,管理出入各匠工食银两,每大村佥公正二名、小村一名,三源堰长各一名,到堰点齐,每源派佥值日公正二名、堰长三人,日日督工,巡视人夫,黎明至堰,先开斗门放水,又令人拖树,木匠造水仓,铁匠打鎚□,每源公正各备簟皮一条,放围水仓之内,人夫挑沙石填满,於十月十六日备办猪羊三牲二副,祭龙王、二司马、何相国,十八日青、景二县石匠分为东西两头砌起,不日告成,上中下三源演戏酬谢龙王司马何相国。十一月士民欢欣齐集,彩旗鼓乐送赵经厅回郡,并谢刘郡侯。三十三年仍委赵经厅到堰重建龙王庙,其银不敷,又每亩派银五厘,其庙方得告成,不料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岁七月廿七、八两日,又被洪水冲坏石堤二十七丈,于三十九年庚辰冬,何源浚、魏之升二人又呈温处巡道即前任刘郡侯,升授批令,本府委经厅徐讳大越诣堰修砌,仍差唤青、景石匠一十六名,修砌石堤冲坏之所,每亩派银八厘,上中下三源出银不等资助,督砌石堤,方得告竣。设日后或有崩坏,俊之君子切勿畏其工程浩大、工食维艰,量亦有神化之术矣。但此一乡之粮食,民命攸关。特记以为俊劝。

修通济堰得覃字二十四韻:

廿载兵荒俊,民居半草庵;有田全借水,得堰每成潭。

自古资为利,於今圮不堪。欲修无实力,相聚总空谈。

父老心常切,参军事颇谙;诸君当暇日,同我一停骖;

相度基虽坏,经营势可探;邻封求大匠,附近役丁男;

冶铁飞红焰,搂材砍翠岚;渊匕寻故址,垒匕列新龛。

手上千钧转,肩头数里担;沟深应费锸,沙拥急需蓝。

防障开松闸,分流赖石函。入谋天意合,雨少日光函;

先后成功一,均平立则三。自然东作好,无复旱生惔;(www.xing528.com)

夏喜禾苗秀,秋当稼穑甘。门前衣浣白,堦下米淘泔。

事匕行无碍,年年乐且湛。跻堂群致颂,抚案独怀惭;

已力何曾用,天功未敢贪。古人遗法善,后世被恩覃;

在宋推何相,同时有范参;莫忘垂创者,司马二詹南。

栝州守者、辽海刘廷玑在园甫著。

(清康熙丙寅25年修建记)

丽邑西通济堰,创自萧梁詹南二司马,继於宋邑人何相国澹,又乾道间范参知成大守郡时踵修,原分上中下三则,开闸以时,山水横冲,堰道易坏,上置石函若桥,渡山水,若溪径横直上下,并流不碍,制甚善。近丙寅岁为洪水冲决殆尽,苦失灌溉。郡宪刘公轸念民艰,慨焉捐造,委属参军赵调度,不两月告成,一时士民鼓舞欢颂,因作此章以谢之。是虽不自以为功,而其尤乐同民、兴此邦大利已,足与詹南诸往哲比,烈正有不得而辞者矣。若其诗擅绝千古,洵有如少陵所称飘然不群者,倘太史采风举以上闻,不且为文明黼黻矣乎,诗与功均足以传不朽。

属教谕王珊谨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