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济堰文物的设计与功能详解

通济堰文物的设计与功能详解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斗门又称大陡门、通济闸。大水时,进水闸关闭,排砂闸大开,利用拱坝形成的螺旋流将通济堰前的淤砂除去,防止淤砂进入渠道。通济堰水系大小渠道呈竹枝状分布,以概闸调节,分成四十八派,并据地势而分上、中、下三源,实现自流灌溉与提灌结合,受益面积达三万余亩。经过调查,通济堰现有主渠道、中干渠、东干渠、西干渠以及各级支渠176条。宋乾道《通济堰规》:“叶穴系是一堰要害去处,切虑启闭失时,遂致冲损。”

通济堰文物的设计与功能详解

通济堰水利体系由大坝、通济闸(斗门)、石函(三洞桥)、叶穴遗址、开拓概、凤台两概、石剌概、城塘概、陈章塘概以及其他概闸、下斗门(拦尾闸)、主干渠、中干渠、东干渠、西干渠、各支渠及湖塘等。

大坝:也称大堰、堰堤,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始建,也有说是“天监四年”(505年)的。原为木筱堤坝,所谓“木筱”,可能是以大木做框架、中间堆叠竹编箩筐、箩筐内装满石块的结构形式,建于五代的杭州钱塘江海塘遗址即采用类似结构。[60]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参知政事何澹“为图久远,不费修筑”[61],将木筱坝改为块石砌筑,克服了木筱坝易漂、易朽的缺点。历代虽然经过多次修建,但均以“复旧制”的原则进行修缮,现存大坝可能还保留了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即大坝整体形制略呈拱形。1954年水利部门对大坝进行改造,加高坝顶,采用块石浆砌。现状的大坝总弧度约120度,坝长275米,底宽25米,高2.5米,大坝截面呈不等边梯形。据清康熙《刘郡侯重造通济堰石堤记》,“通济大堰古制石堤长八十四丈,阔三丈六尺,除濮脚在外”[62]。换算成公制,约为长270余米、阔11米强,与现状比较接近。历史上对堰堤的维护有比较完善的制度,如南宋乾道《通济堰规》规定设立“堰首”,负责对堰堤的管理,要求“堰首朝夕巡察”,差募堰匠六名,“常切看守圳堤,或有疏漏,即时报圳首修治”[63];明万历戊申《丽水县通济堰新规八则》专设“修堰”一节,规定对堰堤进行定期维护、修缮:“每年冬月农隙,令三源圳长、总正督率田户逐一疏导,自食其力……每年冬十一月修堰,预先给示,……堰概令各人督管修浚,不得苟简。”[64]

堰堤北端开设有斗门、排砂门、船缺各一座。斗门又称大陡门、通济闸。是通济堰渠道的入水口,位置非常重要,对其管理比较详尽,乾道《通济堰规》规定“斗门遇洪水暴雨,即时挑闸,免致沙石入渠。才晴水落,即开闸放水入圳渠,轮差堰匠以时启闭”[65],清嘉庆《重立通济堰规》规定“堰身、闸口、斗门……等工,遇有损坏,责令闸夫开报丽水县丞,该县丞即日履勘,申详知府,委员估计,赶紧与工,无任迟误”[66]。因为位处入水口,一旦大水,常容易冲坏,历代多有修建。斗门原为二孔木叠梁门概闸,每孔宽3.0米,以概枋人工提放启闭。1954年在原址上游靠近大坝处新建通济闸1座。1989年改进水闸木叠梁结构为混凝土平面闸门。

船缺历史上称堰门、坝门。大坝初建期为木筱坝,没有过船缺口,只从稍低处以人力牵舟船而过。改石坝时,留有“船缺”,位于坝中部偏北侧。南宋乾道《通济堰规》专门列有“船缺”条目:“船缺,出行船处,即石堤稍低处是也。在堰大渠口,通船往来,轮差圳匠两名看管。如遇轻船,即监稍(艄)工那过;若船重大,虽载官物,亦令出卸空船拔过,不得擅自倒折堰堤。若当灌溉之时,虽是官员船并轻船并令自沙洲牵过,不得开圳泄漏水利,如违,将犯人申解使府重作施行,仍仰圳首以时检举,申使府出榜约束。”《堰规》并重申:“所有船缺,遇船筏往来不得取受情倖、容纵私折堰堤,如有疏漏,申官决替。”明万历十四年《丽水县重修通济堰记》有“创为堰门,以时启闭,便舟楫之往来”[67]的记载,结合前记,可知万历可能是对船缺进行了改建。1954年重修。现存船缺宽5米,高2.5米,仍用概枋启闭。

排砂门历史上称堰口、小陡门,也是木叠梁结构概闸。为二孔,孔净宽2.0米,高2.5米。大水时,进水闸关闭,排砂闸大开,利用拱坝形成的螺旋流将通济堰前的淤砂除去,防止淤砂进入渠道。

渠道:通济堰干渠自通济闸起,纵贯碧湖平原,至下圳村附近注入瓯江。干渠迂回长达22.5公里,宽4.5—12.0米,深1.5—3.0米,卵石、块石驳坎。通济堰水系大小渠道呈竹枝状分布,以概闸调节,分成四十八派,并据地势而分上、中、下三源,实现自流灌溉与提灌结合,受益面积达三万余亩。其渠道概闸的布置,历史上采用干渠由概闸调节控制水量,分凿出众多支支渠,配合湖塘储水,形成了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水利体系。20世纪中叶以后,有相当数量的支渠在农田水利改造中被填埋。现存的古渠道由于长期缺乏疏浚,渠道多水草淤塞,有些长满茭白;一些土岸崩塌,渠道变窄。经过调查,通济堰现有主渠道、中干渠、东干渠、西干渠以及各级支渠176条。

石函:俗称“三洞桥”。距大坝300米的主渠道上,有一条山坑水名泉坑(亦称谢坑)横贯堰渠,每当山洪暴发,坑水挟带大量砂砾淤塞渠道,每年都要动用上万民夫清淤。北宋政和初年,知县王禔采用叶秉心的建议,在此建造石函引水桥,将泉坑水引出,注入大溪,而渠水则从桥下流过。渠水和坑水各不相扰,避免了泉坑洪水暴发对渠道的淤塞。[68]石函总长18.26米,净跨10.42米,桥墩高4.75米,三桥洞宽分别为2.20、2.35、2.50米,洞高约1.85米。石函的设计,开创了水体立交分流的先声。

叶穴:北宋元祐七年,处州知府关景辉虑渠水骤而岸溃,命县尉姚希筑叶穴以泄之。因位于叶姓地上,故称“叶穴”[69]。距离大坝以下约1100米,志书中称“石函,又下五里为叶穴”[70],或说“由石函至叶穴凡一里,叶穴与大溪相通,有闸启闭,防积涝也”[71]。叶穴的作用是大水时可以泄洪,也可排除渠道淤积砂石。宋乾道《通济堰规》:“叶穴系是一堰要害去处,切虑启闭失时,遂致冲损。”“堰规”还规定派专人管理叶穴:“今於比近上田户专差一名充穴头,仰用心看管,如遇大雨即时放开闸板,或当灌溉时不得擅开。所差人两年一替,特免本户逐年堰工。……仍看管龙女庙。”[72]明万历《丽水县通济堰新规八则》中对叶穴也有管理规定:“叶穴闸夫一名,旁有圩地,令其承种。”叶穴历史上经多次冲毁,其位置也稍有改变,如清乾隆廿一年《丽水县修浚通济堰、重扦叶穴记》说“康熙五十三年洪水冲决叶穴并大堰,……三源公议照亩公捐,买得宝定陈姓水田,又宝定张家会乐助已田,改扦新堰,重建叶穴”[73],似乎新建的叶穴已非原来位置。历代对叶穴也曾多经修葺,如明万历三十五年《丽水县文移》:“由石函至叶穴凡一里,叶穴与大溪相通,有闸启闭,防积涝也,今岁久石固无恙,而闸板尽坏,须得大松木置换,仍令闸夫一名,轮年带管,则水不漏而渠为通流矣。”[74]现叶穴已与渠道隔离,其排沙、泄洪功能已丧失,仅留遗址。从乾道“堰规”看,叶穴边当时就有龙女庙:“堰上龙王庙、叶穴龙女庙,并重新修造,非祭祀及修堰,不得擅开、容闲杂人作作践。仰圳首锁闭看管、酒扫。崇奉爱护碑刻,并约束板榜。”[75]现龙女庙已不存。

概闸:通济堰堰渠上原来建有大小概闸72座,起引流、分流、调节水量等作用。主要概闸,历史上有六大概之说。乾道《通济堰规》:

自开拓概至城塘概并系大概,各有阔狭丈尺。开拓概中支阔二丈八尺八寸,南支阔一丈一尺,北支阔一丈二尺八寸,凤台两概南支阔一丈七尺五寸、北支阔一丈七尺二寸,石剌概阔一丈八尺,城塘概阔一丈八尺,陈章塘概中支阔一丈七尺七寸半,东支阔一丈八寸二分,西支阔八尺五寸半。[76]

中间提到只有五概,即开拓概、凤台两概(凤台南概、凤台北概)、城塘概、城章塘概。同治《丽水县志》记载略有不同:

叶穴之下有六概……叶穴至开拓概凡三里,由开拓概至凤台概四里;次至陈章概五里;由陈章概至石剌概三里;石剌概之下五里至陈塘概;又下为九思概。[77]

开拓概是通济堰渠道的总调节闸,位于距堰首约4公里的概头村西北侧,有三道大闸门,原为木叠梁概闸。通济堰主渠道至此开始由三大闸分为中支、南支及北支,根据其所灌溉的面积,核定各闸门的宽度,并凿出三支大小不同的渠道,进行分流灌溉。又据各农田所处地理位置,分为上、中、下三源,进行三源轮灌制。宋乾道《通济堰规》记载:“开拓概至城塘概并系大概,各有阔狭丈尺。开拓概中支阔二丈八尺八寸,南支阔一丈一尺,北支阔一丈二尺八寸,凤台两概南支阔一丈七尺五寸、北支阔一丈七尺二寸,石剌概阔一丈八尺,城塘概阔一丈八尺,陈章塘概中支阔一丈七尺七寸半,东支阔一丈八寸二分,西支阔八尺五寸半。内开拓概遇亢旱时,揭中支一概以三昼夜为限,至第四日即行封印;即揭南北概荫注三昼夜,讫依前轮揭。如不依次序,及至限落概,匕首申官施行。其凤台两概不许揭起,外石剌陈章塘等概并依仿开拓概次第揭吊。……其开拓、凤台、城塘、陈章塘、石剌概皆系利害去处,各差概头一名,并免甲头差使。其余小概头与湖塘、堰头每年与免本户三工。”[78]除了六大概,各个支渠上据记载还有七十二概,同治《丽水县志》:“所谓概者,节制三原之水,轮流蓄放,以均其灌溉之大牐也。外有小概七十二处,承接大牐之水,分流布润。”[79]但七十二概只是泛指,这些小概许多没有具体名称,其数目也不一定是七十二之数,“七十二小概志载其数,并无其名”。清代时曾经专门做过统计,“并无七十有二之多,亦无一定概名”[80]。1981年修建开拓概为水泥梁门机械启闭装置,其他主要概闸也多改为类似的水泥结构等;唯有城章塘概没有改造,仍旧保留了原有的概闸形制,殊属难能可贵。(www.xing528.com)

湖塘:历史上“有白湖、赤湖、何湖、李湖、吴湖、郑湖、汤湖等”[81],多为卵石驳岸,有些是自然土岸,许多湖塘已经被淹没、填埋,从调查情况看,现尚存87处。湖塘的作用是储蓄水流,所谓“以余水潴而为湖,以备溪水之不至”。历史上每逢用水紧张之时,对渠水进入湖塘也有规定,避免过量截水。如清同治《重修通济堰工程条例》就有相关规约:“沿堰及旁流河塘应行筑堪设闸,按三源轮值水期之末日,察看堰有余水,始准决放蓄储,如来源有限,堰田尚虞不敷灌溉,所有河塘不得任其引注”等等。《通济堰志》中记录的较大湖塘有:“上源官塘,坐前村。便民塘,在新溪。出塘,在悟空寺前。洪塘,三顷七十亩。潘塘,十二亩。驮塘,坐弱溪口,十二亩。许塘,十二亩在岩头。金川塘,十二亩,有前窑。五池塘,杨山口,计五口。丝齐塘,在杨山口。樟树塘,坐杨店。车戽塘,坐金村前。”

古桥:通济堰各级渠道上原来与道路相交处分布有横跨渠道的古桥梁上百座,现尚存古石桥40座,包括三洞桥;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许多乡村、田间道路的加宽,机耕路的改造等原因,导致许多古桥梁被拆除,有些被改造成水泥桥梁,有些古桥梁尚存一些文物构件,有些则痕迹全无。

河埠:古桥两侧的河埠,多数还保存。有些古桥虽然拆除,但两侧河埠还在,一般只要古桥存在,则河埠多数比较完整地保存着。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河埠被拆除、改造。

官堰亭:原来可能较多,现保存三座,位于碧湖镇,实际为河埠上面遮挡风雨的设施,一般面阔三间,木结构两坡顶,下为石砌河埠。

堰首村的龙庙:又称龙王祠、二司马祠,用以祭祀龙王及历史上对通济堰有杰出贡献者,明万历戊申《丽水县通济堰新规八则》规定:“庙祀龙王司马、丞相,所以报功,每年备猪羊一副,於六月朔日致祭,须正印官同水利官亲诣,不惟首重民事、抑且整肃人心,申明信义,稽察利弊。”[82]龙庙同时也是历史上通济堰的管理场所:“堰上龙王庙……,并重新修造,非祭祀及修堰,不得擅开、容闲杂人作作践。仰圳首锁闭看管、酒扫。崇奉爱护碑刻,并约束板榜。”(宋乾道《通济堰规》)现为民国年间及以后重建,门厅、西厢房为传统形制,中厅建制简陋为人字桁架,属后期改建,厅内列石碑十三通,为元代至民国年间有关通济堰的记录。

护岸古樟:堰首村的主干渠两侧保存有护岸古樟,树龄多在数百年以上,现生长良好。

石牛:原来可能较多,沿通济渠沿岸布置,现仅存保定村外临渠一侧有石牛一座,从风貌看雕凿时间较早,可能是通济堰早期的遗物。

堰首村传统民居:在临渠一侧保留较多,村内也有几座,包括“南山映秀”(堰头村55号)、“景星庆瑞”(堰头村51号)、“三星拱照”(堰头村49号)、“懋德勤学”(堰头村36号)、“光荣南极”(堰头村38号)、“玉叶流芳”(堰头村40号)、“佳气环居”(堰头村26号)、“社公庙”(堰头村56号)、“文昌阁”、“贞节牌坊”、堰头村34号、堰头村30号、堰头村14号、堰头村12号、堰头村10号等,多为清中晚期至民国年间所建,建筑质量一般;其中,“南山映秀”等几座时间略早的建筑有较细致的雕刻,质量尚好。但周围新建砖混楼房与传统氛围差距较大,传统村落的风貌比较不一致。

沿渠古道与路亭:通济堰沿渠古道的设置是具有多种作用的,其一是保证渠道在一定距离内的安全范围,保证渠道的稳定;其次因为渠道是公共设施,沿渠筑路方便行人交通;其三,同时也方便对渠道的日常与定期的修缮。原来的沿渠古道多为卵石铺筑,路宽1.5—2米,现多数沿渠古道被破坏,大部分因为农民开垦种植桔树、庄稼而被毁,也有一些是因为修建新路而把原来的文物路面给破坏了,现比较完整保留的已经很少。路亭建在古道上,多为三间两坡顶,土墙围护,两端辟券门;由于缺乏维护,存在墙塌、屋漏等现象。现存路亭一般为民国年间建筑,也有清代晚期的,现尚存7座。

下堰村外之水碓坝:位于下堰村的山溪上面,现有上下两座堰堤、一座五孔石桥,现存坝体可能为明万历时重筑,清代没有重建记录。堰堤为块石垒砌,没有明显破损情况,保存相对完整;堰堤基础的构筑情况缺乏勘查资料,估计与通济堰大坝类似,采用木构排桩。石桥为折边拱桥结合简支粱桥形式,制度独特。

渠道周围农田,是通济堰古代水利系统的主要灌溉对象,原来低地处多为水田,高地处种植旱地作物;现多数水田被改,种植包括瓜果、蔬菜类作物,传统的水田数量可能不足什一,农田风貌有所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