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透析的起源和发展

透析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3年,Kolff使用醋酸纤维素膜制成人工肾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成功。同年,Cordis-Dow公司研制成功乙基纤维素中空纤维膜,使透析器大为小型化。透析过程逐渐被借助外力驱动的膜过程,如电渗析、超滤等所取代,透析应用范围日渐缩小。目前透析法应用最大的市场是血液透析,现在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肾病患者的常规疗法。另外,对于少量物料的处理,由于透析不需要使用超滤那样的特殊器件和装置,迄今其应用仍较为广泛。

透析的起源和发展

透析是一种物理现象:如果在一个容器中放置一张半透膜,膜的一侧放置溶液,另一侧放置纯水,或者在膜的两侧分别放置浓度不同的溶液,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穿过半透膜而相互渗透。其移动规律是:水分自渗透压低侧向渗透压高侧方向移动;而电解质及其他分子物质则从浓度高侧向浓度低侧方向移动,经一段时间后,两侧液体中的小分子物质和水达到动态平衡,这种现象称为透析。

1913年,Abel根据半透膜平衡原理用火棉胶膜成功地进行了透析试验。1938年,Thalhimer以赛璐玢纸膜作为透析膜进行了人工肾试验。1943年,Kolff使用醋酸纤维素膜制成人工肾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成功。1965年,联邦德国的ENKA-Glanzstoff公司研制了平板和管式铜仿膜。同年,Cordis-Dow公司研制成功乙基纤维素中空纤维膜,使透析器大为小型化。1975年,日本的旭化成公司和联邦德国的ENKA-Glanzstoff公司均开发出了铜氨人造丝中空纤维膜,使透析膜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www.xing528.com)

由于透析过程的传质推动力是膜两侧物料中组分的浓度差,受体系的条件限制,透析过程的传质速度慢,且选择性低,对于化学性质相似或分子大小相近的溶质体系很难用透析法分离,其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透析过程逐渐被借助外力驱动的膜过程,如电渗析超滤等所取代,透析应用范围日渐缩小。但是,对于某些高浓度的蛋白质溶液,由于浓差极化的原因,使用超滤方法进行分离比较困难,使用透析方法则较为合适,特别是使用人工肾处理浓度差较高的血液时,透析法无疑更具有优越性。目前透析法应用最大的市场是血液透析,现在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肾病患者的常规疗法。另外,对于少量物料的处理,由于透析不需要使用超滤那样的特殊器件和装置,迄今其应用仍较为广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