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馆文化:起源、特色和发展

茶馆文化:起源、特色和发展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的大街上、公园里,随处都可见到各种档次各种风格的茶馆、茶室、茶庄。南北朝时,喝茶的人多了,供行路人住的旅馆里就开始供应茶水,这种住宿喝茶一起的地方叫条寮,它大概就是茶馆的前身吧。人们称茶馆的服务者为“茶博士”、“点茶婆婆”。风景区的茶馆,皇城的高档茶馆,是讲究清雅趣味的。说到茶馆,最有特色的要数四川的茶馆了。采茶歌、采茶舞,是直接来源于人民栽培茶叶、生产茶叶的实践的歌舞艺术。

茶馆文化:起源、特色和发展

说到茶馆,我们都并不陌生。今天的大街上、公园里,随处都可见到各种档次各种风格的茶馆、茶室、茶庄。但是,最早的茶馆是什么时间产生的呢?

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的是卖茶的茶摊。那是在晋朝时,有位老婆婆每天早晨提着一大罐茶,在市场上卖。那时候的茶,是连叶带水煮得像羹一样糊状的,所以又称为茶羹、茶粥。这老婆婆摆的,大概有点像今天卖大碗稀饭的小饭摊吧。南北朝时,喝茶的人多了,供行路人住的旅馆里就开始供应茶水,这种住宿喝茶一起的地方叫条寮,它大概就是茶馆的前身吧。

宋朝时,茶馆已经很兴盛了。《水浒传》中的不少故事是发生在茶楼里的,那个被武松杀死的王婆,就是开茶馆的。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茶坊、茶肆遍街都是。人们称茶馆的服务者为“茶博士”、“点茶婆婆”。有些茶馆很高雅,室内清静,焚香插花,壁上悬挂着名人字画;也有些茶馆是面向大众的,三教九流都可以在那里饮茶、聊天、卖艺、取乐;还有那些专为赶路的人或劳动的人准备的小茶摊,多在路口、渡口、市场口上。

到了明清代,泡茶馆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风景区的茶馆,皇城的高档茶馆,是讲究清雅趣味的。闹市区的茶馆,原本也是追求清雅的,但人来人往,三教九流,想静也静不下来,所以干脆依着人们的需要,在吃茶的同时,提供象棋围棋,安排曲艺节目,随人们在那儿洽谈生意,吵架聊天,于是,这种茶馆就具备了“信息交流中心”、“新闻发布会”和“交易洽谈会”的特色了。当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剧本《茶馆》,所描绘的就是这种茶馆。

说到茶馆,最有特色的要数四川的茶馆了。四川的茶馆,供人坐的是竹榻藤椅,盛茶的是有托的白瓷盖碗。茶碗中除茶叶外,通常还有枸杞、红枣、桔皮、桂圆黄芪青豆之类辅料。茶博士提着长嘴紫铜茶壶,一手一叠茶具,眨眼之间,每人茶托茶碗都齐了。茶博士退后三尺,提壶点水,只见一圈茶碗,碗碗满而不溢。接着,茶博士又用手指一挑,茶碗盖得严严实实。片刻之后,茶客微掀茶碗盖,茶香扑鼻而来。用盖将茶沫轻轻一拨,就可小口啜饮。这样饮茶,无异于一种上好的艺术享受。

中国土地辽阔,人们喝茶的习俗有同有异。一般来说,客到请茶,是最有共同性的风俗。无论你来到山海关外的白山黑水之间,还是来到南海明珠海南岛,无论是东海之滨还是青藏高原,只要有条件,人们总是用沏茶敬茶来表示对来客的欢迎和尊重。(www.xing528.com)

赠茶叶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习俗。无论古今,尤其是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喜欢用茶叶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这是因为茶的寓意是脱俗、清雅,与送金银财宝完全不同。“君子之交淡如水”,茶叶来自高山云雾中,不贵重,但清淡,送茶叶者,表示无所他求,只是一种清淡如水的素雅之交,收茶叶者,也只是为了看重茶的清淡素朴的品格

在广东,续茶之后,饮茶的人会屈起食指和中指,用关节轻轻地在桌上叩两下表示感谢。这一风俗,据说起自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当时,乾隆带了几个侍从化装成普通老百姓去茶馆喝茶。乾隆一时兴起抓起茶壶就给一个侍从添水。侍从不便下跪叩头,又不敢不表示敬意,情急之下,急中生智,就屈起手指代表跪,敲两下桌子表示叩头。这个故事很可能是人们杜撰的,这个习俗的形成,合理的解释应是:喝茶时环境十分安静,说声“谢谢”会破坏安静,所以人们就用轻叩指关节的手势示谢。至今,在开会或不便出声时,人们还是用这样一个动作表示对倒茶人的感谢之意。

在江浙一带,每年新春,拜年的人通常能喝到放了冰糖、红枣、青豆、桔皮的喜茶,以表达主人家对客人“一年甜到头”的祝福。还有一种叫元宝茶的,茶中泡着一对青橄榄,也是恭喜的意思。广东一带,人们有喝早茶的习惯,茶与点心一起,实际是早点。苏州一带,人们喜欢一大早就去坐茶室。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数都有饮茶的习俗。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茶是婚礼中不可少的物品。藏族同胞招待客人,用的是酥油茶蒙古族的姑娘如果煮奶茶的本领不佳,会被当作缺乏教养;聚居在我国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回等民族,对茶也是非常喜爱的,家家户户都备有奶茶,不少人把喝茶看得与吃饭一样重要。

品茶本身是一种艺术,而茶又与许多艺术结合在一起,相映成辉。采茶歌、采茶舞,是直接来源于人民栽培茶叶、生产茶叶的实践的歌舞艺术。采茶歌舞又发展产生了采茶戏。古往今来,与茶有关的诗词不知有多少,著名诗人白居易苏轼陆游等,都有几十首甚至几百首“茶诗”传世。描画饮茶场面的图画、雕塑作品,小说、对联,数不胜数。像京韵大鼓、苏州评弹这样的曲艺艺术,可以说是在茶馆这个“摇篮”中成长起来的。茶与佛教,与工艺美术书法篆刻哲学和艺术的缘分,前面已谈及许多,这里也就不用细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