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酒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古资料显示,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带有形状与甲骨文、金文的“酒”字十分相似的图案的陶罐。猿猴闻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踌躇,接着便小心翼翼地用指蘸酒吮尝,时间一久,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终于经受不住香甜美酒的诱惑,开怀畅饮起来,直到酩酊大醉,乖乖被俘。此类“酒”应该是猿猴采集的水果由一种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了糖类而得以产生的。

酒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酒文化馥郁芬芳,源远流长。我国有关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博大精深的中国酒文化有着灿烂的篇章。

考古资料显示,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带有形状与甲骨文金文的“酒”字十分相似的图案的陶罐。这说明,早在距今6 000多年以前,中国酒就已经存在了。

然而,酒究竟由谁发明?为何而生?自古以来,轶事趣闻,众说纷纭。在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中国酒起源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1.猿猴造酒说

在唐代李肇所撰《国史补》一书中,对于人类如何捕捉一只聪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极为精彩的记载。猿猴是一种十分机敏的动物,它们栖息于深山野林之中,跳跃攀缘于巉岩林木之间,出没无常,人们难以捕捉到它们。经过细致的观察,人们发现并掌握了猿猴的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嗜酒”。于是,在猿猴出没的地方,人们便摆上几缸香甜浓郁的美酒。猿猴闻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踌躇,接着便小心翼翼地用指蘸酒吮尝,时间一久,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终于经受不住香甜美酒的诱惑,开怀畅饮起来,直到酩酊大醉,乖乖被俘。捕捉猿猴的此种方法并非中国独有,东南亚一带的人们和非洲的一些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大多采用类似方法,这说明猿猴与酒有种密切联系。

猿酒图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中国的许多典籍中都有相关记载。清代文人李调元在其著作中写道:“琼州(今海南岛)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清代《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也提到:“粤西平乐(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西江支流桂江中游)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娄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由此看来,人们在广东和广西都曾发现猿猴“造酒”。实际上,早在明朝,此类猿猴“造酒”的传说就曾有记载。明代文人李日华在其《紫桃轩杂缀·蓬栊夜话》中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娄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可见,这种猿酒偷饮不得。

仙猴品酒图(顾平绘)

这些不同时代的记载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猿猴聚居之处,多有类似“酒”的发现。至于这种类似“酒”的东西是如何产生的,是他们的本能性活动,还是经验性活动,则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考证。

事实上,根据酒的酿制原理,不难推测猿猴如何“造酒”。此类“酒”应该是猿猴采集的水果由一种叫酵母菌微生物分解了糖类而得以产生的。酵母菌是大自然中极其广泛的一种菌类,尤其存在于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之中。含糖的水果是猿猴钟爱的食品。在水果成熟的季节,猿猴大量采集水果,将其置放于“石洼中”贮藏,其受果皮上或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然后在石洼中析出“酒”液,形成了芳香甜美的“酒”。

2.仪狄造酒说

据史书《吕氏春秋》载,“仪狄作酒”。《国策》记载:梁王魏婴筋诸侯于苑台,酒酣,请鲁君举筋。鲁君兴,避席择言日:“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古史考》载:“古有酸酪,禹时仪狄作酒。”这些文献记载似乎表明,仪狄乃制酒之始祖。(www.xing528.com)

“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这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开始,各种酿酒方法已经开始流行,只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加以升华,使之流传。至于仪狄的身份,不同史料有不同理解。但《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都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根据前文中《战国策》的记载可推测,仪狄可能是司掌造酒的官员或禹的臣属。

仪狄造酒(杨百亮绘)

3.杜康造酒说

据杜康酒原产地的民间传说和史料推测,杜康,字仲宁,生于陕西白水康家卫村,其造酒之处在豫州空桑涧,即今河南汝阳杜康村。村西酒泉、千年空桑、杜康祠、杜康墓等古迹尚存。陕西白水和河南汝阳地方志都有杜康造酒的记载。“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经后世流传的这段记载,也认为酒乃杜康所做,其大意是说杜康将粮食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粮食在洞中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做法,并无什么奇异的办法。

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古籍书中都有关于杜康的记载。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重修的《白水县志》中,对杜康也有过较详细的记载。白水县历史悠久,系“古雍州之城,周末为彭戏,春秋为彭衙”“汉景帝建粟邑衙县”“唐建白水县于今治”,位于陕北高原南缘与关中平原交接处,因流经县治的一条河水底多白色石头而得名。白水因有所谓“四大贤人”遗址而名蜚中外:一是相传为黄帝的史官、创造文字的仓颉,出生于白水县阳武村;一是死后被封为彭衙土神的雷祥,生前善制瓷器;一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发明者东汉蔡伦,不知何因也在此地留有坟墓;此外就是相传为酿酒鼻祖的杜康的遗址了。

杜康造酒图(顾平绘)

饮中八仙:李白(顾平绘)

4.上天造酒说

“诗仙”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自诩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说;经常喝得大醉,被誉为“鬼才”的诗人李贺,在《秦王饮酒》一诗中也有“龙头泻酒邀酒星”的诗句。此外如“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泉不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矅”“拟酒旗于元象”“囚酒星于天岳”等,都经常有“酒星”或“酒旗”这样的词语。窦苹所撰《酒谱》中也有“酒星之作也”的说法,意思是自古以来,我国祖先就有酒乃天上“酒星”所造之说。

当然,这些史料说明我们的祖先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也证明酒在当时的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确实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酒自“上天造”之说,既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科学佐证,只能作为一种传说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