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酒》一课问题设计:凸显整体性

《春酒》一课问题设计:凸显整体性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另一方面,问题也不宜太难。赵群筠老师教《春酒》,一共提了六个问题。因此赵老师要求学生们找出文中体现母亲“有分寸”的具体事件。赵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本来也可这样设问:“散文《春酒》的标题好在哪里?”这是最后一问,也是全文的总结一问,出自《春酒》的最后一句:“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新手教师,最怕的就是一个问题抛下去之后学生“集体沉默”。

《春酒》一课问题设计:凸显整体性

(一)设计提问的必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提问必不可少,如何设计也大有文章。一方面,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如果一味追求课堂的活跃,只知道鼓励学生“大胆地讲”,那么这样的课只能说是一节活动课。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学生无法从解答问题中获得成就感,思想就无法碰撞。整堂课看着热闹,实际游离于文本之外,学生自然就没有收获。

另一方面,问题也不宜太难。过难的教学提问会使课堂笼罩在沉闷氛围下,多次遇阻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让他们对文本阅读产生强烈的排斥和畏难心理,变得只接受不思考,最终造成思维想象空间的僵化。

因此,问题需切合文本、贴近学生、难度适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赵群筠老师教《春酒》,一共提了六个问题。这六个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带领学生由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以“六问”贯穿全文

1.一问:琦君的家园在哪?

教师往往以提问开始课堂,一个好的提问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进入上课状态。这个问题不难,学生很快给出“美国”“中国台湾”等答案。此时,赵老师开始引导学生思考更为深层的答案,给出了“这个家始终伴随在她身边的”的关键性提示,带领学生从具象的地域家园进入抽象的心灵家园,并且让首先想到这一点的孩子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家”字,一下子点明了主题,继而引出了“家”的主人公,作者的母亲。

2.二问: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母亲为人处世的准则

第二问快速进入文本,从文章中找一句话似乎简单,但学生此时并未完全熟悉文本,找出“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这句话还是颇费了一番功夫。此时赵老师着重询问“分寸”的含义,但学生对于分寸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分寸”与“为人处世的准则”之间的抽象关系,进而体会母亲的形象,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抽象的概念往往需要借助具象的例子来理解。因此赵老师要求学生们找出文中体现母亲“有分寸”的具体事件。有的同学找到:“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教师巧妙引导学生发现了“差不多”与“一样一样”之间明显的矛盾,而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自然想到这“是母亲的谦虚”,继而水到渠成地明白了“母亲说话有分寸,这种分寸是语气上的分寸”。

还有同学找到:“母亲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针对“一指甲缝”与“一点点”进行对比,通过词与词之间的比较,让学生自己领悟到母亲“有分寸”的处世准则。

第二个提问让学生进入文本细读阶段,通过寻找文本中的具体例子,化抽象为具象,归纳出了母亲“有分寸”的人物形象。(www.xing528.com)

3.三问和四问:女儿与其他亲人的形象

分析完母亲的形象后,赵老师顺势提出了第三个问题:“这样的母亲又会培养出怎样的女儿?”这个问题可以与第四个问题“琦君的家园里还有其他的亲人吗?”连起来看。但这两个问题的课堂反响不高,一方面可能因为学生已经过了“第一个兴奋点”,进入了比较疲惫的状态;另一方面可能是这两个问题的难度相对较小,学生在已经阅读过一遍文本的情况下兴致不高。针对这个情况,赵老师添加了一个“注读”环节,以精读句子的方式去解读文本。学生一改前态,纷纷积极举手发言。

三、四两问看似简单,但对学生理解“怀念善良淳朴的村民与自由幸福的童年”这一课文主题有关键作用。看到学生兴趣平平,赵老师灵活变换教学方式,巧加“注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既改变了沉闷的课堂气氛,又使学生自觉深入文本——一举两得。

4.五问:可否改标题《春酒》为《家园》?

赵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本来也可这样设问:“散文《春酒》的标题好在哪里?”“‘春酒’与‘家园’的关系是什么?”等。但这样问就显得过于直接,暗示性太强。而赵老师提出的“可否把标题‘春酒’改成‘家园’”?变直问为曲问,让学生有兴趣去思考,让课堂有生成的空间。可见,一个看似简单却经得起推敲的课堂提问设计,包含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差不多的问题,不同的问法却可以让学生得到不同的学习体验,倾向性太强的问题窒息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而开放性的问题,体现的是教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行为的主体,尊重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5.六问:何处寻家醅?

这是最后一问,也是全文的总结一问,出自《春酒》的最后一句:“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到此整堂课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本问是为了将学生带到文本情感的最深处。通过琦君的其他作品,结合PPT上熟悉的事物一样一样的消失,揭示出家园已经不再,家醅更加不可能会存在了。教师令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悟融入朗读之中,不断读、不断品,课堂也进入了又一个高潮。戛然而止的时候,学生和教师仿佛都变成了琦君,在乡思中久久回味不能自拔。

(三)问答之间,一切井然有序

整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出的。在课堂上不断进行提问是非常考验教师的个人素养的,因为教师不仅要设计如何提问,更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预设,从而做出精准的评价,这样才能将课堂节奏牢牢地把握在手中。当教师对第一个孩子说“你真棒”时,这个评价是有效而积极的,能够刺激并鼓励其他学生。但当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说“你真棒”之后,这句话就会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在赵老师的课堂中,无论是朗读还是回答问题,无论回答正确还是错误,她对每一个学生,都能给予一个恰到好处的评价,让学生有一种“老师在认真倾听我的答案”的成就感,让课堂变成一首和谐的交响曲。这对于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另外,赵老师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就是“等”。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新手教师,最怕的就是一个问题抛下去之后学生“集体沉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新教师很容易“自乱阵脚”。但是在赵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每一个问题提出之后,她都会有一段“停顿时间”,确保每一个同学都有充分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不慌不忙的教态也能让学生沉静下来。在无人举手的情况下,赵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表情判断出他心中是否已有了答案。事实也确实如此:每个被赵老师点名起来的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课堂之所以能充实而有序,离不开教师对于课堂的强大把控力,更离不开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了解与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