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犯罪题材影片:衰退影像的迷恋

犯罪题材影片:衰退影像的迷恋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日焰火》成功地将黑色电影的叙事和影像风格与哈尔滨的城市收缩状况进行了融合,将风景优美的城市转变为迷宫一般的藏污纳垢之地。尽管下这样的“定论”还为时尚早,但迄今为止,大银幕上对哈尔滨的城市再现确实被犯罪题材影片所主宰。而在这些影片中,影像仅仅指涉了历史物体,而无意记录城市空间衰退的历史过程。这些影片强调衰退,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影像背后那些生产性和生成性的历史。

犯罪题材影片:衰退影像的迷恋

《白日焰火》成功地将黑色电影的叙事和影像风格与哈尔滨的城市收缩状况进行了融合,将风景优美的城市转变为迷宫一般的藏污纳垢之地。豆瓣名称为“洛”的网友甚至发出预言:“哈尔滨已经坐实中国影视作品中的‘罪恶之城’这个称号了。”尽管下这样的“定论”还为时尚早,但迄今为止,大银幕上对哈尔滨的城市再现确实被犯罪题材影片所主宰。一条松花江将城市分割为收缩与扩张的两部分,这样的城市地形在当代中国确实是少有的。《白日焰火》等犯罪题材影片成功地将众多实景、城市形式(urban form)和城市(乃至国家)的危机转化为暴力性的景片,城市危机成为文化焦虑的核心。

然而,城市衰退影像的广泛传播所出现的问题在于,这些影像生产了场所的身份,并被观众广泛采纳,结果使人们忽略了城市的社会现实。通过对特定语境的过度表征[21](over representation),城市电影的影像将场所的身份固定在特定的瞬间或体验中。《白日焰火》刻意选择建筑形式同质化的平民社区,并使街道匿名,从而强调迷宫一般的衰退城市地形。吴志贞工作的洗衣店不远处就是象征着城市发展的铁路,但影片刻意避免这一意象的出现。同样的情况在《嫌疑人X的献身》和《道高一丈》中更加明显。除了有意识地将衰退与发展的空间建立对比以外,《道高一丈》还有意地将工业废墟与怀旧的复杂情绪联系在一起。在影片第一幕临近结尾处,宋朝、刘海洋和楚洁三人在废弃的内燃机械厂遭遇,三人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在这里得到揭示。(www.xing528.com)

在本文所论及的三部影片中,衰退的影像都唤起了观众对于城市的负面情感。衰退影像的广泛传播建构了与之相关的城市主导性话语,致使那些力图重塑城市社区形象的话语失声。事实上,衰退和废墟代表了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们是正在进行的物质遗产。而在这些影片中,影像仅仅指涉了历史物体,而无意记录城市空间衰退的历史过程。更紧要的是,影像本身生产的是一个历史景观,它并没有揭露生产出那些被表征的历史瞬间的语境。这些影片强调衰退,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影像背后那些生产性和生成性的历史。更进一步来说,影像并没有再现过去,而是在凭借主观推论生产过去。[22]衰退影像成为对逝去瞬间恋物式的想象性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