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员工建议的重要性与打破等级壁垒

员工建议的重要性与打破等级壁垒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森田几乎每天都会与他手下的员工共进晚餐,积极了解他们的想法,大家也都积极交流,气氛非常愉快。果然,几杯酒下肚,这位职员就跟森田表达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年轻职员的一席话给森田敲响了警钟,他意识到并相信公司里面还会有很多其他的职员也存在这样的想法。于是在这之后,森田让公司的上司在做出决策之前,要适当地询问员工的建议,打破等级间的壁垒,要积极了解员工们的想法。

员工建议的重要性与打破等级壁垒

在团队管理中,一旦工作中出现失误或问题,管理者往往火急火燎地想代替员工解决问题。但是管理者会发现,帮员工去解决问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了解问题的始末,并且需要经过自己的深入研究,才能寻找到答案,而且答案未必能解决问题。

而教练式管理者在员工遇到问题时,首先会询问员工的建议,了解员工的想法,进而跟员工一起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什么要询问员工的建议?很多管理者存在疑问,自己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比员工强,完全有能力帮助员工解决问题,不需要参考员工的建议。

而事实并非如此,管理者每天都需要面对很多事情,很难面面俱到,而员工是任务的执行者,对自己执行的任务一定比管理者了解得多,因此会提出更好更有针对性的意见。

因此,管理者如果想让员工乐于接受改进,实现成长,就要控制住自己给出建议的欲望,而是询问员工的建议。询问员工的建议,能更好地了解员工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使事情更快地解决。

著名的日本索尼公司总裁森田向来都与员工间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森田几乎每天都会与他手下的员工共进晚餐,积极了解他们的想法,大家也都积极交流,气氛非常愉快。

有一天,森田看见一位年轻职员面带愁色,闷闷不乐地坐在角落里,他打算让这位职员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果然,几杯酒下肚,这位职员就跟森田表达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他说:“我在来索尼之前,觉得他绝妙无比。能够加入这个公司我也觉得很荣幸,所以我愿意为公司付出一切。但我很快就看清了一个事实,像我这样的小职员是为了服务我们的上司而存在的。在我们面前,他就代表着索尼,但他是个傻瓜,而我所做的一切都得通过他……所以我失望透了。”

年轻职员的一席话给森田敲响了警钟,他意识到并相信公司里面还会有很多其他的职员也存在这样的想法。于是在这之后,森田让公司的上司在做出决策之前,要适当地询问员工的建议,打破等级间的壁垒,要积极了解员工们的想法。

后来,日本索尼公司越做越强大,做出的产品也极强地呼应了受众的心声。这些结果和询问员工的建议有一定的联系。

在教练式管理中,管理者如何有效地询问员工的建议,既展现对员工的尊重和理解,又能让问题更好地解决,让员工得到成长?

(1)态度真诚友好

管理者在询问员工建议的时候,态度要真诚友好。如果只是形式化地问,那么这种建议请求是没有价值的。因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如果管理者声色俱厉地请问员工的建议,会让员工倍感压力,从而言不由衷。

管理者如果想听到员工真实的想法和建议,就要勇于打破双方之间的壁垒,真诚地询问员工:“你认为这件事情应该怎么解决呢”“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呢”等,让员工感受到你是在真诚地询问他的建议,你很在乎他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当管理者倾听员工的表达之后,能够感受到管理者的重视。(www.xing528.com)

(2)适当地发问

管理者在询问员工的建议时,可以通过有效的发问来得到员工更好的建议,引导员工思考,从关注问题向解决问题转换,能积极有效地帮助员工成长。

例如,管理者询问员工:“你认为现在挡在我们面前的障碍是什么”“如果现在没有这个障碍了,我们该怎么做”“你觉得我们现在具备哪些优势”等,通过发问来询问员工的建议,积极寻找突破口。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管理者在询问员工的建议时,要允许员工沉默,给员工思考的时间。而不要将员工的沉默看成是“无声对抗”,甚至管理者要允许员工回答“不知道”。

尊重对方真实的想法和情感,才能更好地帮助对方成长。相反,如果管理者强制地询问员工的建议,只会适得其反,走入另一个极端,让建议变成意见。

(3)相信员工是正确的

管理者在询问员工建议的时候,要持正面积极的态度,要相信员工是正确的。有的管理者在员工给出建议后,会因为员工的建议跟自己的想法有出入,就脱口而出:“你这想法不对”“不是这样的”“不是这个意思”等。这些说法都会打击员工的自信心,会让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敢再提出自己的任何建议。

更为合适的做法是,管理者首先要尽可能地相信员工是正确的,相信员工给出的建议有合理的地方。即便员工的建议与现实情况有一定的出入,管理者也不要直接否定,而要在员工建议基础之上进行补充,明确告知员工如何做才会更加完善。

(4)复述或澄清

受“沟通漏斗”效应的影响,人们在接收他人信息时,不能全然地了解说话人表达的意思。所以,管理者在接收员工的建议后,要进行复述,确保自己理解的就是员工表达的。

例如,管理者询问员工:“你刚刚说的是××意思吗”“我刚刚表达的××是你说的这个意思吗”,通过自己的复述询问员工是否自己懂得了他表达的意思。如果理解有出入,双方要进行澄清,达成一致。

当管理者能够尊重员工的建议,并提供给员工自己的帮助,员工会很乐于接受改进,进而在工作中做出调整,实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