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师主体动力与课改阻力分析

中小学教师主体动力与课改阻力分析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主体动力是指产生于教师个体本身,由教师自身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合力。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动力产生过程中,教师通过认知子系统界定与分析问题,情感子系统通过情感性因素的涉入调节着教师的认知和行为过程,而意志子系统则是解决问题的持续性因素。从教师主体动力系统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根源在于形成了教师实施课改的阻力。

中小学教师主体动力与课改阻力分析

教师主体动力是指产生于教师个体本身,由教师自身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合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体心理异常复杂,可以分成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人格、价值理念等方面,各个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是推动个体行为产生的根源所在。教师作为个体的人,其专业发展的动力也是自身各个心理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如图2.2所示:

图2.2 中小学教师主体动力系统(www.xing528.com)

从图2.2可以看出,教师主体动力系统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和理念因素构成,它们是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动力得以产生的载体。这些实体子系统的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认知子系统、情感子系统和意志子系统是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动力产生的基础,理念子系统是核心所在,它引导和调节着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向。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动力产生过程中,教师通过认知子系统界定与分析问题,情感子系统通过情感性因素的涉入调节着教师的认知和行为过程,而意志子系统则是解决问题的持续性因素。由于各个子系统之间不同的地位和水平,它们之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斗争,通过复杂的、多层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理念子系统规定的行为与价值取向。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正向的、发挥着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力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动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者们围绕“新课改——穿新鞋走老路”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尽管没有形成一个令争论双方都信服的结论,但激发了很多富有成效的见解。新课改的理念曾经使得课改专家和学者们充满了无限的憧憬,然而在实践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原因何在?从教师主体动力系统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穿新鞋走老路”的根源在于形成了教师实施课改的阻力。在教师贯彻课改理念时,尽管教师在认知子系统中能够认识到课改的合理性和合价值性所在,然而由于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所产生的惯性,在情感子系统上教师依然对已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情有独钟,通过教师个体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运动,最终形成的是负向的力,即产生了阻碍教师贯彻新课改理念与实施新课改举措的阻力,故而出现了新课改“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