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变化

大学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变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总体来说是一个短板,最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伟大民族精神相关专题教材总体欠缺。另一方面是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相关章节中的融入教学,笼统教学伟大民族精神较多,系统性专题模块教学甚少。比如,学生的主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参与度还需要大力提高。二是学生特点的变化。

大学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变化

尽管当前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已经有一定基础和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提高。

1.教学层面

一是教学体系欠缺。当前,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总体来说是一个短板,最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伟大民族精神相关专题教材总体欠缺。教学与教材密不可分,教材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相关教材编写、推广、使用上需要继续加强。另一方面是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相关章节中的融入教学,笼统教学伟大民族精神较多,系统性专题模块教学甚少。同时,没有注重将立足点和落脚点针对大学生群体,教学效果和对学生教育影响力较弱。总之,没有针对性地结合伟大民族精神弘扬的特定要求,建构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体系,系统化的教学没有形成。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要求应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要求应有宏观的整体全局视野,突出时代潮流、国家发展未来;要求促进大学生将伟大民族精神内化为个体精神,等等。

二是教学理念片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的教学理念还存在一定偏差,一方面容易将伟大民族精神教学仅仅看成是丰富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把这部分内容当成思政课程的一个知识任务点,局限于课堂课本、拘泥于传统课堂说教解读伟大民族精神。虽然有相关教学案例和视频进行辅助讲授,但是最终教学指向更多集中在学生对于理论的掌握上。另一方面,将伟大民族精神教学更多作为增强大学生政治意识的一部分,只注重和强调其政治性,而忽视在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培育和提升。而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既有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民族性,也有文化性、人文性、实践性、开放性等。

三是教学方法固化。教学方法普遍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教学普遍采用常规的理论教育、案例教学、视频教学、启发教学、讨论教学、互动教学等;实践教学目前一般采用课内主题活动、专题讨论、课外论文比赛、参观“文化革命”基地博物馆等主题教育实践形式。这些教学方法都是非常有益的经验,也取得一定教学效果,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的主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参与度还需要大力提高。实践教学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一般方法层面,缺乏具体层面的创新。大学生在情感体验、人文化育、实践体悟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大学生将伟大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价值理念和转化为行动力的效果还有待提高。总之,当前需要创新让大学生更加有亲和力、针对性、趣味性、吸引力的教学方法。而且,“伟大创造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不断创新,让教学活动更有创意,提高教学实效。(www.xing528.com)

2.学生层面

一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深入推进,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更为紧密激烈,这些社会外部环境也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首先,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的偏颇观念存在,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对精神世界的关注、对意义世界的追逐。其次,文化价值多元化、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伦理道德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影响大学生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正确认知、情感认同和意志信念。最后,一些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感缺失,受利益驱动一味地追求庸俗化、娱乐化,影响了大学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责任和使命意识。总之,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也有一定范围内的不良表现,对有关思想理论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集体观念有所下降,担当感不足,在国家观、民族观、人民观、学习观、成才观上认识不足等。

二是学生特点的变化。首先,在心理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这使得高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专题教学的正负面影响都是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其次,在认知风格上,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但理性思维、辨识力较弱。表现出在社会转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碎片化认知。这种碎片化认知容易让大学生关注局部而忽视整体,不注意加以引导容易走入思想和行为误区。

三是学生发展的不同。一些家庭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文凭和学历,对子女的精神面貌和追求不太关注,使得大学生的精神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同时,一部分大学生自身也同样只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工作就业等,更多关注个人的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把伟大民族精神的弘扬当成思政课的学习内容,忽视在生活中的践行。另外,大学生在地域、年龄、专业的区别也让伟大民族精神的“知、情、意、行”表现出不平衡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