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必修2课程案例: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必修2课程案例: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否用刚学过的坐标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知识的生长点找到,延伸点指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从小学、初中的思维就可判断,但在现实的实际问题中,还需我们进一步学习才能解决问题,为学习本节知识的必要性做了铺垫。

必修2课程案例: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如教学过程设计中的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本节课教学可以说绝大多数教师以唐代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从直观性来引导学生作为情境导入。我还是尊重教材引例做如下处理。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2.设计提问

(1)从航海中实际的工具(小学生的思考方式)出发思考如何判断?

(2)从初中的勾股定理思考如何判断?

(3)能否用刚学过的坐标法解决这个问题呢?(www.xing528.com)

3.设计意图

(1)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有所用。

(2)知识的生长点找到,延伸点指出。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从小学、初中的思维就可判断,但在现实的实际问题中,还需我们进一步学习才能解决问题,为学习本节知识的必要性做了铺垫。

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地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连接,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在备课时要考虑到教学内容中新旧知识之间紧密的逻辑关系,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备课。因为学生获取知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接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备课时要考虑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教学重、难点。

这样处理可使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主动领悟新知识,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新。通过一步步由浅入深地沿着知识的阶梯不断攀登,从而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