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居民积极分子:空间实践下的草根精英化

居民积极分子:空间实践下的草根精英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委会的评价不无依据,几年中目睹田子坊的变化和作为居民积极分子参与空间生产实践,老X对空间价值的认知已从简单的房租收益拓展为综合性的经济文化价值。在数度作为居民代表接待来访的国内各级领导和国外政要后,老X俨然成为在田子坊开发中受益居民的代言人,成为开发团队和区政府宣传项目社会效益的符号。老X的“精英化”是田子坊空间生产的社会后果之一。

居民积极分子:空间实践下的草根精英化

老X等居民的田子坊业主管委会,在区管委会成立后便易名为“田子坊服务部”,后改为“田子坊咨询公司”。老X等人受雇于老W,继续做着居民出租的信息中介工作,但处理纠纷的职能逐渐由官方管委会接管。同时,办公室中也出现了几位年轻人,负责建立与维护田子坊网络,以及制作各类宣传品。在老X看来,管委会成立后的工作就是“救火”和“做规矩”,有居商矛盾、商商矛盾就到现场协调,协调不了就找派出所;给商家“做规矩”,决定商户是否可以入驻,制定装修要求和营业时间等。而在管委会看来,老X他们的居民组织也非“社会自治”的代表,只是“穷人想翻身,但是如今(老X)也没有了原来的质朴,是一个纯粹的商人”(访谈记录13)。

管委会的评价不无依据,几年中目睹田子坊的变化和作为居民积极分子参与空间生产实践,老X对空间价值的认知已从简单的房租收益拓展为综合性的经济文化价值。这种自觉是在与老W、老Z等人的合作中被激发的,随后他也在田子坊的空间中亲身体验。不同于对商业噪声和餐饮垃圾不胜其扰的居民,老X欣赏这样的空间,他“为生活在田子坊而自豪,茶余饭后能漫步其中,别有一番滋味”。数度被推在前台接待络绎的来访官员、记者、学者,老X早已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田子坊的老娘舅”等公众形象成为田子坊中的风云人物。虽然居民、商家对老X的评价褒贬不一,管委会也意欲选出新的居民积极分子来替代代表原开发团队阵营的老X,但老X在居民区空间改造的组织过程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了许多商家进入田子坊的引路人。“我从东北来上海,都是老X帮我的。”“我从法国来,老X是个好人,帮了我很多。”……若没有田子坊的空间更新,这些国内外的中产阶级群体不会与身在破旧居民区的城市居民有任何交集,如今却因共同参与空间生产而成为老X社会网络资本中的一份子。

同时,习惯于面对媒体公众,他也练就了一套熟练的说辞。笔者对此有切身体会。在2008年至2010年数次对老X的访问中,其就同一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如“为何出租自己的住房?”,回答从最初回答“老W授意”到最近的“自己看到了田子坊的发展前景,主动出租”。在数度作为居民代表接待来访的国内各级领导和国外政要后,老X俨然成为在田子坊开发中受益居民的代言人,成为开发团队和区政府宣传项目社会效益的符号。(www.xing528.com)

老X的“精英化”是田子坊空间生产的社会后果之一。如果说老Z、老W、陈逸飞等人都是以社会精英的身份参与到空间实践中的话,那么老X则是以纯粹草根甚至是弱势群体的身份参与其中,他的社会经济地位、对新空间的归属感、个人价值偏好甚至是言行举止都是在空间生产的过程中被塑造出来的。当然这种转变也使老X与原来邻里社区的社会空间之间出现嫌隙,价值目标不一的居民(盼拆迁、盼置换的居民)对他颇有微词,这也是他逐渐丧失的社会资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