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存亡息息相关

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存亡息息相关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根本上说,意识形态安全反映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执政者的忠诚度。如果认同度高,表明意识形态是安全的,也可以说执政根基是稳固的。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阵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意识形态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权的安危。我们要把取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胜利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

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存亡息息相关

所谓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政治意识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践行,是对执政者现行指导思想、政治制度和方针政策等的高度信赖,不为其他形态的思想观念和政治价值取向所影响、动摇或左右。从根本上说,意识形态安全反映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执政者的忠诚度。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是安全的,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于执政者指导思想的遵从,以执政者的信仰为信仰,以及对于执政者倡导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切实认同和践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意识形态安全实质上折射出的是人心向背问题,即执政者的思想意志和价值观念在多大程度上被社会民众所认同。如果认同度高,表明意识形态是安全的,也可以说执政根基是稳固的。反之,假若认同度不高甚至很低,那么执政的根基就会动摇甚至根本丧失。对于执政者来说,其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这一点,古往今来多数执政者都认识得很清楚。尤其是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大国博弈的战略重心正趋向意识形态化,“心防”已成为国防的重要领域。因此,如何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增强社会民众对于现行政治理论体系、政治制度以及政治道路的高度信任而不被敌对势力所分化,这一课题的难度很大。最近几十年的世界政治发展史表明,对于执政者来说,意识形态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意识形态危机,甚至会对一个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例如,20世纪90年代的“苏东剧变”,以及近几年在突尼斯、乌克兰、埃及和利比亚等地接连不断的“颜色革命”。尽管引发这些严重事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文化理念和意识形态上的混乱以至崩溃,无疑是根本原因之一。

新媒体时代,面对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深刻复杂的变化形势,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也更趋复杂,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日益增多,这对于我们的国家安全、党的执政根基来说,都是严峻挑战。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阵地。敌对势力不仅精心培植所谓的各种“公知”“大V”,还收买网络写手,组织一些极端“反共”分子抢占网络舆论场,使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充斥于网络,大量“反共反华”的书籍在网络上传播,这些阴谋使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然性、合法性等产生怀疑,进而动摇其理论信任、道路信任和制度信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意识形态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权的安危。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我们要把取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胜利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