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产业安全的定义与概念

文化产业安全的定义与概念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有学者从“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评价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本文认为,文化产业安全是基于内容产业的一种产业形态。

文化产业安全的定义与概念

近年来,学术界开始重视产业安全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根据“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该报告以指数评估的方式将我国31个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划分为“三大梯队”。其中京沪两地文化产业发展指数遥遥领先。2013年11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化产业指数发布会,首次发布了《中国文化消费指数(2013)》。

也有学者从“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评价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国家行政学院的祁述裕等以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建立的,主要以生产要素、需求状况、企业战略、相关产业及政府行为为指标框架的衡量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及竞争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赵彦云从文化产业的运行过程、环境考虑,建立的文化实力、市场收益、文化产出、公共文化消费、人才研创、政府文化、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衡量指标体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文化产业中心构建的文化资源竞争力、城市旅游资源、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价值转化力、城市文化辐射力和文化创新力六个方面的评价体系;等等。

本文认为,文化产业安全是基于内容产业的一种产业形态。文化产业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文化产业安全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安全。(www.xing528.com)

李孟刚教授在其专著中给出了产业安全的一般定义,即产业安全是指特定行为主体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参照产业安全的定义,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文化产业安全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一,是文化产业内容安全,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文化产业安全要保证内容安全,也就是一国文化产业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适应本国发展需要的原创性内容,抵制外来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击,从而保持其核心价值观的独立性,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合法性和稳定性。第二,与一般的产业相同,文化产业安全是指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对于国内而言,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良好,产业控制力强,发展前景广阔,对于外部环境而言,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够抵御外部因素的冲击,在开放竞争的国际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