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细节,启动反思

关注细节,启动反思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苏霍姆林斯基从这位医生身上取得了经验,也尝试着坚持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数据。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校长的赠言中说到:“积累事实,善于从一些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的基础,有了智力基础,你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顿然领悟的时刻,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会突然在你面前出现。”这更进一步道出了教育反思从细节开始的真谛。朋友们,反思,请从关注细节开始!

关注细节,启动反思

成功教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反思是教师从“经师”走向 “人师”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们成功的共同经验。

但对于一些还没有养成反思习惯的教师来讲,在教学之余,到底该反思点什么呢? 这几乎成为一个共性的问题。

我们先看看几个教育的案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宝典里讲过这样一个令人值得玩味的事情。

以前有一位古怪的医生,给刚入校的小朋友量身高。这种我们看似枯燥无味的做法,他坚持做了27年。这27年的珍贵资料,后来成为这位医生研究孩子成长的第一手翔实资料。他说:“这些资料告诉我,27年来,孩子们的平均身高长了4.5 公分

……”

后来,苏霍姆林斯基从这位医生身上取得了经验,也尝试着坚持记录孩子们的成长数据。后来,他成了享誉全球的教育家。

国外教师在对待刚入园的孩子的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一份思考。

有一天,刚入园的小朋友被老师带进了图书馆。老师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用略含童稚的声音说道:

“小朋友,小时侯的我最爱听老师的老师讲故事,你们爱听老师讲故事吗?”

孩子说:“喜——欢——”

于是老师打开刚从书架上取下的一本书,翻开目录,讲了一个面对不同的儿童曾讲过无数次的旧故事。

孩子们显然被老师的动情和投入所陶醉。接下来,老师并没有一直包办着自己去讲,而是把球试着一步一步踢给小朋友。(www.xing528.com)

“孩子们真聪明,以后一定能写出自己的书,让更多的人看书中的好故事。”

孩子们点点头。

接下来,老师接着说: “我想小朋友们一定在摇篮中听到过妈妈、爸爸讲过的故事。小朋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呢?”

孩子们起初有点木讷,但后来还是断断续续开口了。

老师把这些不成语句甚至有严重语病的句子耐心地记录下来,并装订成册,作为第一份原汁原味的儿童成长记录资料。

记得作家金波曾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细想想,也确实如此。还记得有一位儿童用长条凳作为火车车身,自己骑在前面当车头,玩得是那么投入。这时爸爸用手去牵孩子吃饭,不料孩子却说,“别动,车头正在加油上坡。我走了,火车就走不动了。”孩子的大脑没有经过很多大人的雕琢,想象丰富而有灵气。难怪很多人说,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具有诗意的创造世界。

教育的田地里,酸辣苦甜咸五味俱全,只要我们从骨子里有这份对事业执著的热情,再有一份耐心和细心,我觉得还是能够有为可作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校长的赠言中说到:“积累事实,善于从一些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的基础,有了智力基础,你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顿然领悟的时刻,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会突然在你面前出现。”

这更进一步道出了教育反思从细节开始的真谛。

现在令人可喜的是,“中国中小学教育论坛”等网站给爱好反思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反思的平台。很多校长、班主任、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人士借助这个平台把自己的反思跟别人交流,这里似乎成为一个大家交流的实验田,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大观园。走进这里的我也跟大家的心融为一体。我决心也从关注教育的细节开始,反思发生在这里的喜怒忧愁,反思这里的点点滴滴,这也许会给我的成长增添一份动力,更重要的是这份反思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快乐。

朋友们,反思,请从关注细节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