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子的成长:自由与责任

儿子的成长:自由与责任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我的儿子,也在这爱和自由中,逐渐成为他自己。孩子,是完全独立于父母之外的“别人”,而自由,是孩子天生的权利。而我,又何尝不是沾沾自喜于我给了儿子某些“自由”呢。如果,我不能认同“自由是孩子天生的权利”,那么我的孩子就很难真正成为他自己,他就或多或少地烙印着我管教的痕迹。可是,面对茫然不可知的未来,我又怎敢放手一搏,给予儿子足够的自由?

儿子的成长:自由与责任

有一日,我和儿子对坐,无意间抬头,猛然瞥见他的唇边生了一圈细密的绒毛,有一种明显的黑。我以为我看错了,定睛细看,却发现黑得更加分明。

一种淡淡的惆怅、淡淡的失落,瞬间袭上心头。

我的儿子,那个我宠之在手心、含之在舌尖、爱之在心头的小孩儿,终于还是长大了。尽管我多么舍不得,尽管我似乎还能闻嗅到他身上的乳香,尽管12年的光阴回首时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但他,终于不可阻挡不管不顾地长大了——他属于我的时间将越来越少,他需要我的时候将越来越少,他将日甚一日地独立于我,以一个青春少年的昂扬姿态。时光,你多么慷慨,又多么无情!

曾经的12年,我给予他无穷无尽的爱,但是往后的岁月,我知道,除了绵绵不绝的爱,我更需要给他恰到好处的自由——尊重他的意愿,尊重他的选择,尊重他的价值观,在他关上门并言明“闲人免入”的时候绝不贸然闯入,在他叮嘱“东西放在书包旁边,我自己放进书包”的时候绝不擅自拉开那一条拉链,在他郑重其事地说“这是我的手抄报,我认为这样就很好了”的时候绝不游说他加上更完善的边框……不是他的房间真有什么秘密,不是他的书包藏有什么玄机,也不是没有边框的手抄报更好看,只是,既然这是他的选择,在无伤原则的情况下,尊重便是我最好的选择。

无可奈何也好,明白事理也好,在这场由儿子有意无意发起的“自由争夺战”中,我如果不见好就收,便将一败涂地。我决定,给他爱,更给他自由。

而我的儿子,也在这爱和自由中,逐渐成为他自己。

每天早晨,我和儿子都很早就到了学校。这个时候,校门还没有开,校门口除了忠于职守的门卫,只有零星的三两个早到的学生。我径直就从门卫室进了校门,儿子总会抬头看看门卫室电子屏上的时间。如果没有到开校门的时间,他必规规矩矩地等在校门口。我希望他可以和我一起经门卫室进校门,一起去食堂吃早餐——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可他总是一本正经地拒绝。他说:“我是大队长,怎么可以不遵守学校的规定呢!”如此两次之后,我便不再鼓动他和我一起进校门、一起吃早餐,并对那个徘徊在校门口的身影投以赞许的目光。我想,这个小小男子汉,将来大概是不会为了一己私利一点方便而践踏规则的吧;这个小小男子汉,是未来社会所仰仗的“公民”中的一员吧!

一日,我和儿子去散步。儿子说想吃杧果,我摸摸空空如也的口袋说:“妈妈出来散步,身上没有带钱,我和店老板很熟,我们去赊几个杧果,明天再付钱。”儿子说:“既然这样,那就明天再买也行。”我恰好自己也想吃杧果,便坚持说赊账没有问题,可是儿子振振有词地说:“妈妈,没带钱就不买东西,不要养成这样赊欠的习惯。”我忽然觉得羞愧,平常我总希望儿子能够“延迟满足愿望”,可今天,我却差点因一时的口腹之欲啮噬了他的意志。(www.xing528.com)

很小的时候,儿子就对宇宙充满了幻想,立志要当一个天文学家,黑洞、白洞、红巨星、白矮星等词语常常挂在嘴边。为此,家里买了很多天文学书籍,本本价格不菲,摆在书柜显眼的地方。但不知什么时候起,东烨对宇宙、对星空不再有兴趣,言谈之间也甚少出现这些天文学的词眼了。我心疼那些昂贵的天文学书籍,提醒他偶尔翻翻看看,他却说,妈妈,我现在对物理化学更有兴趣。于是,我在书柜显眼的地方用物理化学方面的书籍取代了那些“宇宙大百科”,然后按照他的要求买了一堆柠檬酸小苏打等。也许某一天,物理、化学的仪器和药品,与那些厚厚的天文学书籍一起,又将成为一种摆设,被遗忘在某个角落积满厚厚的灰尘,但是,我会认为值得。我用这些“浪费”,给儿子提供了一个寻找自己真正兴趣的机会。

现在,面对这个12岁的男孩,我的言谈举止多了几分慎重,多了几分考量。我知道,当一个好妈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怕,我不够智慧,不够大度,不够耐心,不够……

给孩子自由,对父母来说,真的是一件极难的事情,睿智明理龙应台,也被儿子不客气地提醒:

“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孩子,是完全独立于父母之外的“别人”,而自由,是孩子天生的权利。要明白并且践行这一点,于父母,于中国父母,真比登天还难。而我,又何尝不是沾沾自喜于我给了儿子某些“自由”呢。

如果,我不能认同“自由是孩子天生的权利”,那么我的孩子就很难真正成为他自己,他就或多或少地烙印着我管教的痕迹。可是,面对茫然不可知的未来,我又怎敢放手一搏,给予儿子足够的自由?

那么,我之前所谓的“恰到好处的自由”,是一个怎样恰到好处的限度?面对这个嘴唇上有着淡黑色绒毛的即将迈入青春期的儿子,我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一种茫然失措,那是别人曾经先于我感觉到但之前的我不以为然的茫然失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