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乏体力活动及元素失衡对身体的影响

缺乏体力活动及元素失衡对身体的影响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的研究证实,缺乏体力活动会加速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缺乏体力活动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也十分明显。缺乏体力活动减弱机体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能力。缺乏体力活动使骨内矿物质含量异常。缺乏体力活动还会影响其他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的代谢状态,但目前相关实验数据存在差异,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和意义也不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缺乏体力活动及元素失衡对身体的影响

WHO推荐每天至少进行30min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但在全球有60%的人达不到该标准。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表明,成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率仅为18.7%,青壮年人群(25~44岁)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组。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机械自动化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也显著减少身体活动程度。大量的研究证实,缺乏体力活动会加速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体力活动缺乏不仅会引起生理上的疾病,还会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因此,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和便利的同时,如何增进健康是当前社会和个人必须认真对待的首要问题。

缺乏体力活动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也十分明显。最近,运动缺乏症(exercise deficit disorder,EDD)这一术语被引入医学文献,用来描述儿童和青少年中,过低水平的“中等到较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的状态。儿童和青少年步行上学、体育课、课外游戏、体育竞技和娱乐活动等中等强度到较高强度体力活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静坐和少动的生活方式。体力活动缺乏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认知发展,干扰心理健康

缺乏体力活动减弱机体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能力。研究显示体力活动水平越高,体脂肪量越低。规律的体力活动或运动还能促进脂肪氧化能力和肌肉储存脂肪的能力,改善动脉硬化患者的血脂紊乱。体力活动还能增加安静状态下脂肪供能比例,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堆积。

缺乏体力活动使骨内矿物质含量异常。骨骼矿物质含量是判断骨密度的指标,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骨密度降低代表骨骼矿物质的流失。体力活动缺乏,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会出现骨骼矿物质的流失,骨密度降低。增加体力活动使骨形成增加。运动员,尤其是进行力量训练者的骨密度比非训练者高。据报道,体力活动(运动)激活成骨细胞的活动,减弱破骨细胞的活动,调节矿物质元素钙、磷的含量和分布;长期运动可增加骨骼矿物质含量。

缺乏体力活动导致维生素D缺乏。缺乏体力活动的人群,往往多选择静坐的生活方式,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接受的阳光照射越来越少。另外,空气污染、雾霾等不良气候,也降低了日光照射的效果,影响维生素D的产生,导致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问题的发生。(www.xing528.com)

缺乏体力活动还会影响其他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的代谢状态,但目前相关实验数据存在差异,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和意义也不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适度的体力活动能影响机体能量代谢、改变体内营养元素的含量;适度的体力活动增进健康这一现象不容置疑。将体力活动作为二级预防医疗管理的一部分时,能预防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思考题

1.导致慢性病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哪些?

2.不良生活方式可以引起元素营养的失衡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