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饮食不规律导致元素失衡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饮食不规律导致元素失衡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吃早餐使得人体不能及时补充各种营养元素。长期不吃早餐可出现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缺乏,并由此引起生长发育障碍、便秘、胆结石等多种疾病。长期过量饮酒可对组织器官造成持续性损伤,造成器质性损伤。

饮食不规律导致元素失衡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1.不吃早餐与元素失衡

早餐是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一餐,科学的早餐能为人提供充足的营养,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早餐的质量也很重要,科学的早餐应是低热能的和营养均衡的,包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等各种营养元素。科学的早餐应包括4类食物。但是调查统计发现在各个年龄阶段不吃早餐的现象很常见。

不吃早餐使得人体不能及时补充各种营养元素。有人认为需要的营养元素可以通过中餐和晚餐获得,但是短期来看,不吃早餐会影响上午的能量代谢和新陈代谢所需;长期来看,会影响生长发育。

不吃早餐最快出现的营养元素缺乏表现为低血糖。从前一天晚餐到第二天早晨往往有十多个小时,机体消耗了储存的能量,如果不及时补充或进食低质量的早餐,会出现低血糖,降低大脑功能,导致学习工作效率低下。长期不吃早餐可出现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缺乏,并由此引起生长发育障碍便秘胆结石等多种疾病。不吃早餐引起的饥饿感使得中餐和晚餐摄入过量的食物,反而容易发胖。另外,不吃早餐,分泌的胃液刺激胃肠道黏膜,容易导致胃肠道炎症和溃疡,影响营养元素的吸收。

儿童青少年不吃早餐的现象在各国都很普遍,人数在4%~20%之间。尽管我国城市中儿童青少年吃早餐的比率超过90%,但每周吃7次早餐的比例,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分别占76.9%、55.2%和58.2%。除了早餐的次数,早餐的营养状况也不容乐观。早餐食用了4类食物则评为早餐营养充足,食用了其中3类食物评为早餐营养良好;营养良好的分别只有10.9%、13.6%和13.7%;营养充足的仅有4.5%、5.9%和4.4%;其中蛋白质和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不足是主要问题。不规律的早餐或者不吃早餐不仅有损健康,还可使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耐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分数较低,损害短期记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想象力和智力。

在校大学生早餐摄入情况更不乐观。每天都吃早餐的大学生约占64.9%,女生吃早餐的比例高于男生。只有6.2%的大学生的早餐包含肉类、面食类、谷物类、奶制品类和蛋类中的3到4种。医学生作为一个学习健康与预防疾病的群体,其早餐状况与其他学科大学生的早餐状况接近,这提示早餐营养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大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主要为睡懒觉而没有时间;早餐质量较差,品种较单调。大学生早餐蛋白质和总能量的摄入量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

在工作的人群中,不吃早餐的比例也很高,不吃早餐的原因主要为没有时间、不想吃、习惯不吃和觉得没有必要吃。

这些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对于早餐的意义认识不足,不知道不吃早餐和早餐营养不全损害健康,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必要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人们对于早餐重要性的认识,改善人们健康水平。

2.暴饮暴食与元素失衡

在进化过程中,人们的消化系统习惯了定时定量的摄入食物的习惯。但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在聚餐的时候,常常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认为饥一顿饱一顿没有什么关系。(www.xing528.com)

暴饮暴食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大量油腻食物停留在胃肠内,不能及时消化,会产生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刺激胃肠道而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些直接影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暴食暴饮可阻碍胆汁和胰液的正常引流,发生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胆囊炎。暴饮暴食后胃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消化液消化食物,加重胰腺的负担,使胰腺分泌功能与胃、十二指肠的消化活动之间的协调受到破坏,从而引起胰腺分泌过盛,胰酶消化胰腺本身而引起的急性炎症。急性胰腺炎好发于青壮年,典型表现为上腹正中部或偏右侧持续性刀割样痛,有时疼痛可向左侧腰背或右肩脚下区放射;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以及发烧等。吃得过饱及吃了大量的脂肪后数小时内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因为脂肪类食物可促进胆囊的活动而增强胆囊的收缩,使胆道口括约肌不能及时弛缓使胆汁流出而使症状加剧。主要表现为中上腹或右上腹部持续性钝痛,以后逐渐加重至剧痛,疼痛可放射到右肩部。病人常坐卧不安、弯腰、打滚,俗称胆绞痛。

研究还发现,暴饮暴食后心脏病急性发作的危险明显增加。暴饮暴食后胃体膨大和腹胀可抬高横隔,影响心脏活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节制饮食,在美食、美酒面前不要放纵自己,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3.过量饮酒与元素失衡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有害使用酒类饮料在造成过早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危险因素中排第五位。我国居民18岁以上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摄入量为3L,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到达9.3%。除了成人酗酒问题严重外,大学生酗酒现象也日益严重。我国大学生多以失恋、找工作、朋友聚会等为理由故意酗酒。对大学生来说,酗酒除了危害健康,还会使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下降。

短期过量饮酒可以导致急性酒精中毒,损害多个组织器官。大量酒精快速进入消化系统,破坏黏膜屏障,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消化道出血、急性糜烂性胃炎胃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体内过多的酒精还可进入脑组织,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神经系统可出现记忆力下降、语无伦次、共济失调、兴奋、抑制,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酒精还可损害肺脏和心脏。

长期过量饮酒是指有长期饮酒史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40g/d,或者2周内有大量饮酒折合酒精量>80g/d[酒精量(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g/mL]。长期过量饮酒可对组织器官造成持续性损伤,造成器质性损伤。酗酒是国内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酗酒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3~4倍。酗酒者可发生酒精性肝病,并加速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酗酒者还可发生肺炎骨质疏松症、不孕不育、吸收功能障碍等。

酗酒可以引起体内锌或锌/铜比值降低,影响超氧化物还原酶的作用,减弱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酗酒导致铁在体内沉积,引起相关疾病。酗酒通过影响骨骼矿物质(Ca2+、P、Mg2+)沉积,影响骨骼健康。酗酒可以降低小肠对脂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患者往往营养不良。酗酒影响肠道对B族维生素的吸收,大多数习惯性饮酒者因此存在B族维生素的缺乏(详见维生素与营养元素),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和脑部疾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