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人居环境失衡对行为的干扰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人居环境失衡对行为的干扰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达国家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在80%左右,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20年预计也将达到60%左右[2],这就必然导致城市人口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社区安全等人居环境主动或被动地发生改变,而人居环境的改变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的身体活动行为。创建安全、便利的公共健康环境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义务和责任,这对于儿童青少年活动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长远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人居环境失衡对行为的干扰

发达国家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平均在80%左右,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20年预计也将达到60%左右[2],这就必然导致城市人口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社区安全等人居环境主动或被动地发生改变,而人居环境的改变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的身体活动行为。Sunarja的研究发现,“400米”的距离是成年人选择走路或开车到达锻炼地点的临界距离[3]青少年也有类似的选择倾向,运动健身场所的距离也是影响运动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4]。当今,钢筋水泥所堆砌的城市环境和社会结构,将人们“禁锢”其中,人口密度交通设施公共安全等社会和物理环境可能都有意或无意中限制了人们的身体活动行为,而人们的心理和身体也一同被习惯性地束缚其中。

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无疑是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场地的不同影响着人们活动类型的选择,而户外活动更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Cleland的研究显示,进行户外活动时间较长的儿童,其身体活动的整体水平也更高[5]。反之,居住环境附近有公共绿地活动空间的孩子,其户外活动时间也更长,并且MVPA是其他居住环境没有公共活动空间儿童的4.72倍[6]。公园作为儿童青少年活动时间仅次于学校的第二多的场所[7],也同样反映了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公园设有的滑板、赛车跑道等运动场地设施可能是影响公园使用率以及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8]。众所周知,户外活动的安全性是家长的主要考虑因素,Kohl-III发现,居住环境周围安置简易的运动器材或设施,有助于消解家长对户外活动的安全顾虑,吸引孩子进行更多户外活动,从而削弱其对电子游戏的痴迷[9]。创建安全、便利的公共健康环境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义务和责任,这对于儿童青少年活动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长远的影响。在“健康中国”“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等口号的引领之下,城市建设中的交通设施、公共活动空间、建筑环境等等的规划内容,也应该考虑如何给人们尤其儿童青少年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进而成为一个城市是否“健康”的评价指标。(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