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研究及其影响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研究及其影响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青少年大量的校外时间与家人共同度过,家庭环境的鼓励、支持和引导将是对儿童的活动行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观察、学习和实践健康相关行为的主要社交环境,最便于组织实施对学生身体活动行为的干预,同时也意味着其活动行为和价值观念最容易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研究及其影响

《2014年全民健康活动调查公告》显示,“怕影响学习”成为我国6~19岁儿童青少年“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原因(44.2%)[24],相比于以往经常从学生和家长口中听到的“没时间”的理由,“怕影响学习”可能来得更加真切。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Neumark[25]在8个月内对同一批青少年学生进行了3次身体活动水平调查,“时间的限制”和“同伴、家长、老师的支持”被同学们普遍认为是影响其身体活动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但是,这两点社会问题的背后无疑都指向了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在身体活动方面给儿童青少年输出了不积极的价值观念,孩子们的活动行为总要让位于其他课业学习。简单来说,这两者分别指向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就”,所以需要反问那些一味强调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家长和教师们,到底是不是在“关心”孩子,至少可能是关心的不够全面或者不够科学。儿童青少年大量的校外时间与家人共同度过,家庭环境的鼓励、支持和引导将是对儿童的活动行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Heitzler[26]和Spinks[27]针对身体活动类型的特征进行调查,相比于“自由时间”和“非结构化”的身体活动,父母的支持与“组织化”和“结构化”的身体活动行为表现出了更紧密的相关性。儿童青少年在校外往往进行的是非正式、非结构化的休闲娱乐活动行为,它们由于不必担心竞争和考评的压力更受到女生的青睐[28]。根据前人的研究值得深思的是,可能是家长对于自由时间和非结构化活动行为的影响作用的确有限,反之,也可能是对于非组织化和非结构化的活动行为(比如上下学的交通方式、校外在街道的玩耍、周末参与的家务劳动等等)影响因素的识别能力还有限,从而导致对这些活动行为关注的缺失。此外,家长的学历水平[29]以及家庭收入[30]等客观因素,也分别与孩子的身体活动水平呈现显著地正相关负相关。家庭环境与身体活动的关系往往是混合在一起,并由于儿童青少年的年龄、性别、时间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家长有必要做做“功课”重新认识自己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角色定位教育子女甚至要先从“教育”家长开始。

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观察、学习和实践健康相关行为的主要社交环境,最便于组织实施对学生身体活动行为的干预,同时也意味着其活动行为和价值观念最容易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Mc Kenzie等学者就意识到,尽管学生们可能有常规的体育课程,但是由于班级人数和时间的限制无法有效实现运动技能和体能练习的目标[31],而通过体育课上增加可利用器材(物理环境)、提供身体活动空间(政策支持)、配备合格的指导教师(社会环境)等措施,是有效增加学生整体身体活动水平的一种手段[32]。在体育课之外,学校课外活动是学生进行非结构化活动的主要形式。Pretty[33]提出的“绿色运动(Green Exercise)”概念,特别强调儿童青少年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进行活动的益处。相比于体育课,户外自由活动时间能够进行自主的非结构化的身体活动,更受学生,尤其是女生的喜欢[34]。虽然户外活动对于整体身体活动水平的贡献度有限,但是非结构化的户外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促进社会交往,反过来这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从事身体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www.xing528.com)

青少年在校内较高的MVPA与全天的MVPA有显著相关性[35],在学校课内外较高的身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整体上积极的身体活动行为习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持续1年以上的干预可能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行为产生稳定的、持续的影响效果[36]。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来看,我国在中小学校里开展的长时跟踪研究较少,与Elder等人的观察一致,学校作为易于操作的组织化环境并没有在这样的研究中得以很好地运用[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