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食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食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以上是从历史时代演进的视角,解析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这一特征也是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石。

食品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食品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即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而增加(正相关)还是减少(负相关)。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无法用一个统一的答案来解答。大致来讲,对于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是多样化的。

3.1.2.1 内因性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性

内因性食品安全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呈显著的负相关。内因性食品问题主要是由天然有毒物质引起的,如河豚毒素、贝类毒素等,即食物本身带有对人类的毒性。对于这类物质,在人类最初的发展中,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得以识别和掌握。因此,关于这一类型的内因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对人类的危害是越来越少的。从历史上看,人类在进入农耕时代后,已经基本掌握和识别出对人类有害有毒的天然物质。从相关性来看,这类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加速下降,其快速下降的转折点出现在人类进入农耕社会的时期。

3.1.2.2 外因性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性

外因性食品安全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呈现出独特的两重性,即正、负相关同时存在。外因性问题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微生物性食品危害和化学性食品危害。微生物性食品危害,在人类早期的发展历史中,由于尚未掌握对微生物的抑制和控制,其对人类食品安全所产生的危害是很大的。在我国古代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脯肉”罪始终是入刑罪,这说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类危害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巨大的。但是,在进入工业化时代后,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卫生环境的改善,致使微生物性危害大为减轻。也就是说,微生物性食品危害,基本上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减轻的,特别是在工业社会时代,危害影响更是加速减轻的。(www.xing528.com)

而与此相反,外因性中的另一类危害,即化学性危害,却随着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而变得越来越严重。有关这一点,在第2章节中已经详细论述。因此,就外因性问题而言,其相关性以工业化时代为转折,呈现双曲线的正负两重性。

3.1.2.3 关于诱发性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性

诱发性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指在物理作用或化学作用下食物中产生的毒性物质,如油脂热解产物、亚硝胺,以及抗维生素物质、抗酶物质、抗甲状腺物质和致敏物质等对人体生理造成的危害性影响等。在工业社会之后,特别是在社会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地区,这类问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从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角度来看,诱发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就相关性而言,诱发性问题与社会发展呈正相关。但在其转折点的确定上,目前还不能做出明确的判断。因此,还不能排除在后工业时代(主要是基因技术成熟并广泛应用之后)这类问题是否会出现急速的变化。

以上是从历史时代演进的视角,解析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从总体上看,无论何种类型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淡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总体上表现为波动性,与社会发展呈现正负相关的双重性。即特定类型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既会随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而发生,也会随着时代进步而减少。这种反复波动的趋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在解决了既有问题的同时,又引发新的影响食品安全因素的增加。二是对食品安全保障要求提高,即对食品安全的敏感性提升,特别是生活水平的提升,直接反映在对食品安全的具体要求上。这种提升型的食品安全需要,简单而言,就是一个从量的安全需求向质的安全需求的过程。而质的需求属于内涵型需求,这也导致需求的内容具有无限放大的可能。这也决定了人类社会食品安全保障将是一个长期的、永续的社会需求。当然,食品安全的波动型的双重性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在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同时为解决原有突出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和方法。这一特征也是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石。即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突出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时期内需要有效的行政手段加以控制、缓解或遏制。这种行政努力,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和化解食品安全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矛盾的激化,另一方面也是为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发展赢得时间,以便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这类食品安全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食品安全的行政监管是必需的,但其作用又是有限的。关键是,行政监管的效用要和社会各方面的条件相配合,才能真正发挥有效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