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研究:不同概念梳理与关系讨论

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研究:不同概念梳理与关系讨论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概念的身体活动进行了重新解构,将身体活动、久坐行为、运动锻炼、非锻炼性活动、促进健康的身体活动等概念进行梳理和整合,具体将在第四章展开论述。身体活动行为往往需要在个人、社会、环境和政策等多个层面进行解释,当这些影响因素被识别与身体活动行为之间具有因果性关系时,被认为是身体活动的决定因素[33]。一般认为,通过长时跟踪研究和准实验研究可以识别身体活动与影响因素之间“决定性”的关系。

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研究:不同概念梳理与关系讨论

早在1985年,“身体活动”被Caspersen定义为“由于骨骼肌的活动所产生的任何消耗能量的身体移动形式”[29],被WHO和世界各地的研究学者沿用至今,它主要包含身体活动的频率、强度、时长和类型四个核心要素[30]。而“Exercise(健身锻炼)”和“Sport(运动竞赛:具有特定规则、目标和运动技能要求,以组织性和竞赛性为特点的活动行为)”作为身体活动最常见的组织化的活动形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身体活动还包含了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非结构化的活动形式,也同样产生能量消耗和健康效益。

20世纪末,欧美学者提出了“促进健康的身体活动(Health-enhancing physical activity,HEPA)”的概念[31],强调不仅通过专门性的体育锻炼获得健康水平的提升,更要关注以走路、骑车、手工劳动、休闲娱乐、跳舞等为代表的不会带来安全风险,而又具有健康效益的日常身体活动行为[32],从而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帮助他们终身参与到“促进健康的身体活动”之中。本书中所指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即是该类具有健康效应,能够促进健康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身体活动,而较高的身体活动水平也被认为是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标志之一。Levine于2001年提出了“非锻炼性活动行为(No-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NEAT)”,主要包含走路、骑车、家务劳动等日常的身体活动行为和坐、站、躺等维持身体姿态的久坐行为。这些活动行为区别于有意识的专门化的体育锻炼,但可能是人们日常身体活动能量消耗最大的组成部分,并且人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该种“非锻炼性活动”的状态之下。因此,广义的身体活动包含了诸多形式的活动行为,在不同层面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书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概念的身体活动进行了重新解构,将身体活动、久坐行为、运动锻炼、非锻炼性活动、促进健康的身体活动等概念进行梳理和整合,具体将在第四章展开论述。

身体活动行为往往需要在个人、社会、环境和政策等多个层面进行解释,当这些影响因素被识别与身体活动行为之间具有因果性关系时,被认为是身体活动的决定因素[33]。然而,当前对于身体活动“决定因素”的研究多是运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强调在统计方法上推算和预测各要素与身体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但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些因素与身体活动行为表现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一般认为,通过长时跟踪研究和准实验研究可以识别身体活动与影响因素之间“决定性”的关系。因此,在横断面研究中更为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影响因素”,其目的在于识别阻碍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的主要原因,厘清不同因素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关关系。(www.xing528.com)

在国际上,WHO[34]、北美洲[35]、澳洲[36]、欧洲[37]、亚洲[38]等各个大洲的国家相继出台了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国家推荐标准(参见第三章),但是普遍而言儿童青少年都没有达到维持和发展身体健康的最低的身体活动水平建议标准,我国儿童青少年也发现了身体活动水平较低并且持续下滑的问题[39]。身体活动是人们的一种长期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儿童、青少年直至发展到成年,身体活动水平呈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降低的变化趋势[40]。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可能是众多因素共同促成了其活动行为的选择和活动态度的形成。在明确了身体活动类型的主要构成之后,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是哪些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儿童青少年的活动行为产生了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