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分享与成长乐趣

学习分享与成长乐趣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个和谐的集体中,我努力成长,积极参加国学经典《论语》一书的学习。我的理解是人要成长,重要的是自身的修炼,就是坚持学习,逐渐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反之,人如果不学习、充实自己的思想,便得不到较快地成长,就像一潭死水一样,失去了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说的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与之一起学习之长处,共同做有意义的事情,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学习分享与成长乐趣

党群工作部 李 莉

走进环卫这个和睦的大家庭已经快两个年头了,公司承载着全区多条街道、公厕保洁垃圾清运物业管理等服务任务。公司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和怀柔人民生活舒适度而不懈奋斗着。

来到这里,感受深刻的是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将这个“魂”深深地注入全体职工的思想中。自2015年始,环卫公司持续开展着“诵读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给予职工思想的引领和前进的动力,让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引导着大家更好地工作和快乐地生活。

在这个和谐的集体中,我努力成长,积极参加国学经典《论语》一书的学习。《论语·学而篇》这一章节,概括而又平易地表达了孔子人生理想的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概括了人生最重要的三件大事:学习、交友和修身。其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孔子说:“学习并且时时温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看我,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样不也是君子所为吗?”

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的理解是人要成长,重要的是自身的修炼,就是坚持学习,逐渐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力量、从实践中体验生活的艰辛、让自己经受住困难和挑战,当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你就成长了、收获了,学习也就自然而然的快乐起来。反之,人如果不学习、充实自己的思想,便得不到较快地成长,就像一潭死水一样,失去了活力。能够坚持每天学习,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只是原地踏步,不曾去追赶、去丰富自己的学识,便得不到提高。(www.xing528.com)

我们正处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电子产品数不胜数,而又有多少人把电子产品真正用在了学习、看书阅读上?很多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不是用手机打游戏就是刷视频,得到的只是一时的快乐,却荒废了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智能科技时代,不要让自己想的比做的多,社会很残酷,让我们拿起手机这个现代科技工具,发挥其最大价值,收获更多的知识。闲暇时间捧起书本,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在阅读上度过光阴,即使物质贫瘠,精神上却也无比富饶。古人讲,“人非生而知之者”,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终身学习,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那样,把学习作为责任,把学习作为生活态度,把学习作为精神追求。这样,我们壮丽的人生才能够有深厚的学养来保驾护航。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与之一起学习之长处,共同做有意义的事情,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工作生活中,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益者三友。就是和正直的人交朋友,和诚信的人交朋友,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样我们的眼界、心胸才能开阔。当学会如何交朋友后,还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面对变化,只有学会尊重他人的力量,认可他人的优点,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并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学会用他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快乐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让我们顺其自然地看待人和事,对人常怀感恩之心,对事不纠结、不苦恼,达到一个平常心的境界。

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知识还很多,让踏实、本分、诚信为自己铺路,一步一步走下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让端正的品行、善良的人格、自律的习惯,带领我们冲破阻碍,驱赶颓废,豁达面对,勇往直前;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拿出勇挑重担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作为,与时俱进的学习,勤奋务实的工作,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拥抱灿烂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