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植物角创设逐层递进,展现内外之美

植物角创设逐层递进,展现内外之美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植物角以种植区、观赏区两种呈现方式为主。观赏区往往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的、形态各异、易于观察的动植物品种。如,土豆搭成的小动物、汽车城中的植物等。为了启发幼儿的兴趣,我们鼓励人手一杯小植物,自己播种,每天观察。因此,植物角的实验区增强了可操作性。孩子们可以小组为单位认领养护动植物,几人共用一本记录本。而记录内容以动植物变化的规律与顺序以及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为主。

植物角创设逐层递进,展现内外之美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植物角以种植区、观赏区两种呈现方式为主。种植区选用植物变化的速度和形态较明显的植物,鼓励小班幼儿尝试种植,如大蒜、豆类。引导幼儿从播种时植物的形态,到植物发芽后的外貌,再到开花与结果这一系列种植过程的观察,发现植物的多样性,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观赏区往往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的、形态各异、易于观察的动植物品种。如,金鱼、花卉等。同时,也可结合主题活动,增加情景化的观赏区内容。如,土豆搭成的小动物汽车城中的植物等。

小班记录本封面由孩子和家长共同设计,教师设计若干张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打勾、贴黏纸等方式,把每天的发现记录下来。

中班幼儿经过了一年的小班学习生活,已经学会了运用感官去感知自然物。为了启发幼儿的兴趣,我们鼓励人手一杯小植物,自己播种,每天观察。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的各种特征,用绘画、记号等各种方式定时记录,并在集体中分享发现。(www.xing528.com)

中班的植物角加入了简单的植物实验区。例如,种植同一植物时选择“温室”培育和常温培育两种方式进行,请幼儿根据观察到的生长变化进行记录与对比,感知植物的生长与自然环境的息息相关。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对植物的探索能力在日渐提升。因此,植物角的实验区增强了可操作性。例如,大班植物角中的植物嫁接实验。幼儿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合作嫁接:引导幼儿按小组进行合作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枝)或根上,用丝带绑起来,观察是否能愈合且顺利生长在一起,生长之后又是否比未嫁接的植物长势更好。植物实验中同时具有操作性和趣味性的还有花卉染色:选取浅色花朵插在不同颜色的水里每日观察记录花卉色彩的变化。随着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记录本的呈现方式也不再是单一的一人一本。孩子们可以小组为单位认领养护动植物,几人共用一本记录本。而记录内容以动植物变化的规律与顺序以及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