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升级

中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升级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目前的人均GDP接近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况,收入上升的预期赋予了中等收入群体较强的消费能力,个人消费在GDP中的占比高达60%~70%。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服装和食品占个人消费的比重持续下降,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明显提升。中国居民储蓄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处于下降趋势。

中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升级

中国目前的人均GDP接近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况,收入上升的预期赋予了中等收入群体较强的消费能力,个人消费在GDP中的占比高达60%~70%。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服装和食品占个人消费的比重持续下降,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明显提升。“千禧一代”(即“80后”“90后”)、“互联网一代”对“信用超前消费”普遍接受,更加追求个性化消费。根据腾讯、易观、券商中国联合发布的《90后投资者崛起和趋势报告》,被访的“90后”中仅有14.79%表示2019年资产配置会选择银行储蓄,而这一比例在被访的“70后”和“80后”中分别为16.89%和16.21%。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房价持续升温,汇丰银行的报告[2]称,中国“千禧一代”的住房拥有率达70%,其中40%的青年买房靠父母,这将会大幅削减老一辈的储蓄。

中国居民储蓄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处于下降趋势。根据统计,目前基本养老金(养老第一支柱)对工资的替代率不足50%,同时企业年金(第二支柱)和个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严重不足。在这种环境下,居民储蓄的减少势必带来更为严峻社会民生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也早已迈入老龄社会,而且自愿储蓄的意识更为淡薄,在其养老体系中,企业和个人养老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中国而言,在基本养老金对财政补贴的依赖程度日益攀升的背景下,大力拓展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目标基金等资金来源,提升养老金对工资的替代率,可能成为养老体系改革的必由之路。

【注释】
(www.xing528.com)

[1]由广发银行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结论基于内地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东北、西北七大区域、23个城市的近万个样本。

[2]https://finance.qq.com/a/20170516/029075.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