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及消费结构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及消费结构分析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八章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及消费结构分析一、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消费也快速增长。图8-11997~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及其名义增长变化图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摘要2008》 。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将进一步稳定居民的消费信心,进一步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伴随着财政收入的连年高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支出、政府消费持续上升,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不断降低。

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及消费结构分析

第八章 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及消费结构分析

一、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消费也快速增长。图8-1显示: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为92458亿元,是1997年36921.5亿元的2.5倍,年均增长9.6%;预测2008年居民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居民消费支出将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6234.7亿元。从总体上看,尤其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自2005年,居民消费增长率均高于GDP增长率,这说明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开始逐年增强。

然而,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来看,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仅为49%,远低于世界80.1%的平均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还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

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因素

(1)近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平稳的发展态势,而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不断成熟和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安定的国家政治局势等关键因素使得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仍将继续保持下去。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为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居民消费的不断扩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图8-1 1997~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及其名义增长变化图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摘要2008》 。

(2)近几年来,各种有利于消费的政策频频出台,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2004年,我国历史上首次全部减免农业税;从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所得税率由原来的33%降到25%;从2008年3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2000元,使工薪阶层纳税人数比例从50%减少到30%;从2008年4月24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原来的3‰调整为1‰;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些税收政策不仅有效地减少居民负担、相应地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而且对于增加就业,实现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从而促进居民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近几年我国逐渐把保障民生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卫生医疗义务教育、环境治理的支出,同时及时采取了增加支农补贴、生猪生产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小麦最低收购价等多种补贴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有效地保证了消费的不断扩大。

(4)从国外因素来看,目前,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和需求的减弱,国际市场基础产品价格出现了逐步回落,尤其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下跌,使得我国部分企业,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的经营压力将大幅减轻,众多中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将随之减少,这将有利于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下跌,并进而带动居民消费价格的进一步回落。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将进一步稳定居民的消费信心,进一步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

(二)不利因素

1.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国民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相对缓慢,居民收入的增长远低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和企业利润的增长。图8-2显示:不论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还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自1996年以来一直落后于财政收入增速,其中财政收入增长率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9.3个百分点,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12.1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这种增长差距有逐年扩大之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伴随着财政收入的连年高速增长,中国的财政支出、政府消费持续上升,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不断降低。以2001~2007年为例,政府消费在整个最终消费中所占的比重由20.6%上升到27.95%,居民消费比重则由79.4%下降到72.04%。由此可见,政府消费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居民消费。

另外,从储蓄率上看,目前我国储蓄率过高,而储蓄率过高主要是由于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在大幅增长。2005年,我国居民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占国民总储蓄的比重分别为38.5%、42.2%和19.3%,其中居民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的比重较上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已大幅下降了11.9个百分点,而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比重则分别上升了6个百分点和5.9个百分点,这也从另一角度反映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图8-2 1996~2007年居民人均收入名义增长率和政府财政收入名义增长率变化图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摘要2008》 。

2.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已经升至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到达危险的边缘。2005年我国基尼系数进一步上升到0.47。根据2003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进行的城镇居民财产调查,在城镇人口中,占总数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只占全部城镇居民财产的1.4%,占总数10%的最高收入的富裕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城镇居民财产的45%。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 2005年12月发布的调研报告,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12月发布《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认为,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很可能已经达到0.45,不同群体之间发展差距过大。总之,综合各方面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国民收入和财富分享不平均程度已经达到了高危险状态。

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集中于少数高收入阶层,而高收入阶层由于其生理上的限制,其消费需求因逐渐接近饱和而不可避免导致其消费率偏低;相反,虽然低收入阶层和中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显著高于高收入阶层,但由于缺乏健全的收入补偿机制和足够的收入,使得大量低收入和中低收入阶层虽有强烈的消费渴望但缺少必要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受阻,导致社会整体消费率走低。

3.消费环境有待提高

消费环境是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制约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结构。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消费环境越完善。当前我国的消费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①消费市场监管不严,消费者权利屡屡受到侵害,如“三聚氰胺”奶粉、 “毒大蒜” 、 “含致癌物质大米” 、“甲醛酒” 、 “苏丹红鸭蛋”等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假冒伪劣屡禁不止,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随处可见。这都使消费者产生了“畏购”心态,严重制约着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②消费纠纷解决不及时,消费政策的制定滞后于市场等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③另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消费信贷不发达,也制约着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

4.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

供给产品结构不适应消费需求在我国大部分行业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产品质量上,一方面,质量优的产品供不应求,甚至依赖进口。例如虽然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但对于用于生产关键部位零器件的优质钢材,我国却严重依赖于进口;又例如在食品供给上,改革开放前农村供给的真正“土猪肉” 、 “土鸡”在目前的市场上几乎断销。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雷同和技术低下,前些年的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的无效供给:质量差、档次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则供过于求,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库存积压严重。

其次,表现在产品市场细分不够,产品供给难以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开始由追求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满足,由大众化消费向个性化转变,由生存资料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转变。而市场供给对这些变化却缺乏敏感性和超前性,导致供给滞后,产品结构单一,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要的商品不足,能够引领消费的创新性产品不多见,这种无效供给制约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使其潜在需求得不到及时实现。

5.不合理的价格体系

影响居民消费的另一个因素是价格,目前我国产品的价格体系不尽合理。某些产品价格长期偏低,例如我国农产品;而某些垄断产品价格远高于其价值,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本来,房地产业是一个能拉动居民消费的极具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在房地产业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房地产业产值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30%,居民收入的1/4用于居住。在我国, “居者有其屋” , “安居才能乐业”更是中国人的消费偏好,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住房制度也走向市场化,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然而,由于土地的垄断性,官商勾结,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求,加上房地产的信息不透明等原因,致使目前许多城市的房价不断快速攀升,远远高于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以北京商品房价格为例,目前二环到四环以内基本是2万~4万元/平方米,四环到五环也在1万~2万/平方米的水平。而2007年北京市民年均收入在3.8万元左右,房价与家庭收入比达到20~30倍,远远高于3~6倍的国际水平。另一方面,仅从房屋建筑费用上计算,一般居民普通住房(砖混结构)造价在600元/平方米,高层建筑(框架结构)造价在1100 元/平方米左右,房屋销售价格与建造价格相比为20~40倍,这样高的价格比率国际罕见。

持续、非理性上涨的房价水平与居民的收入水平过于背离,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购房族被迫背上沉重的房贷,承受着巨大的还款压力和精神压力,不仅抑制了居民正常、健康的社会投资和消费,而且透支了居民的未来消费。另一方面,极度高昂的价格使得广大普通居民望而兴叹,全国房地产市场普遍陷入停滞状态。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200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住宅日均签约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2%。

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

1.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说明

对于一般的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形式如下:

这里,i = 1,…,N,t = 1,…,T,Xit为参数部分的解释变量向量;Zit为非参数部分的解释变量;μi是个体效应,νit随机误差项(假设为标准正态分布);α是参数向量。若假设个体效应μi相互独立,并且与解释变量Xit不相关,那么,模型(1)可认定为具有随机效应的非参数面板模型;若个体效应μi与解释变量Xit相关,那么,模型(1)可认定为具有固定效应的非参数面板模型。

在本章中,我们把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设定为固定效应半参数面板模型,这样做的理由主要是考虑到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因素的多样性,以及这些因素相互影响,而模型本身的解释变量有限,其他次要影响因素包含于随机误差项中,这样,随机误差项往往与解释变量存在相关关系;另外,我们通过Hausman检验证实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存在固定效应而非随机效应。

本章使用的全国分省数据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海南、吉林、辽宁、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内蒙古、四川、广西、贵州、陕西、青海、宁夏、新疆、西藏24个省(区、市),其余省(区、市)由于统计资料暂不满足要求而没有纳入研究范围,数据来源于1992~2006年各省(区、市)的统计年鉴。

2.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变量选择

在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时,考虑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众多,主要有收入因素、物价因素、收入差距因素、地区差距因素、消费观念差异因素等。本章只考虑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即把收入因素、收入差距因素、物价因素以及滞后消费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而面板数据的变截距模型则可以用来反映那些由于地区风俗差异、地区消费观念差异等相对稳定因素所导致的消费差异的影响。

为了度量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我们采用了基尼系数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GINI = 2Sa

其中Sa表示洛伦茨曲线中绝对平均线与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之间的面积。并且,本章以1991年为基准,把城镇居民收入及其消费转化为不变价格下的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即本章的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滞后消费均为不变价,是实际值。另外,本章的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以1991年为100作为基准的可比价格指数,并且其他年份与之相除得到的消费价格指数比值。

参数估计或半参数估计,窗宽的选择有时很重要,这里我们根据Silverman (1986)的窗宽选择方法:h(x)= c*stdc (x) *(ntt^(-1/ (4 + q))) ,其中c为窗宽参数,Silverman建议c取值为1.06。本章分别取c = 0.8,1.0和1.2,以考察估计结果对窗宽选择的敏感性,从下面各模型变化图可以看出,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对窗宽的选择不是很敏感,这反映了半参数模型估计的稳健性;ntt = N*T - 1,q为非参数解释变量的维数,核函数选为高斯函数。

3.半参数模型设定及估计结果

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是在不考虑滞后消费对当期消费影响的情况下,考察收入因素、收入差距因素、物价因素及其他因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半参数模型形式设定如下:

其中,LEXPDit是第i省t时期城镇居民消费的自然对数;LINCit是第i省t时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自然对数;CINIit是第i省t时期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用来衡量城镇居民收入差异;CPIit是第i省t时期消费价格指数;αi代表第i省的固定效应水平,用来反映那些由于地区差异而对消费有显著影响但本身很难量化的影响因素;μit代表第i省t时期的随机误差项。

在模型的设定中,通过LINCit和LEXPDit散点图可以看出,两者线性关系很明显,几乎是一条直线,相关系数为0.987091;但GINIit和LEXPDit以及GPIit和LEXPDit的线性关系不明显,因此,为减少模型的设定误差,模型设定LINCit和LEXPDit存在线性参数关系,GINIit和CPIit与LEXPDit存在非参数关系。

半参数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c(1)= 0.84372(t = 5.1548) ,拟和误差均值E(μit)= -0.00081。

拟和误差标准差Var(μit0.5= 0.0171,拟和误差平方均值

半参数面板模型中,收入的消费弹性为0.84372,说明城镇居民收入是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城镇居民收入每增长1%,引起实际消费平均增长0.844%。从模型中变截距αi的估计值[1]大小来看,广东、天津、北京和上海的固定效应较大,说明这4个地区的自主消费水平较高,与这4个地区较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致的。

图8-3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其消费的影响一直处于负向状态,西方有关“拉大收入差距可以增加消费”观点似乎不适合中国。究其原因,可能与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城镇居民还处于温饱阶段,普通城镇居民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很大;90年代中后期和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城镇居民生活有较大的改善、收入也有较快的增长,但对于普通城镇居民来说,由于住房、教育、医疗、国企等种种改革导致的成本也在大幅增加,增加的收入绝大部分进行了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依然很大。在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一直很大的情况下,增加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必然对总体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图8-3 消费对收入差距偏导数坠(LEXPDit)/坠(GINIit)变化图(1991~2005年)

注:图中曲线是根据不同的i和不同的t所对应坠(LEXPDit)/坠(GINIit) ,二次应用非参数估计得到的非参数趋势线;c为窗宽参数。

但收入差距对消费负面影响的幅度确实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大体呈现S波形:1994年以前,收入差距对消费的负面影响迅速下降,说明在这一时期实行的各项经济政策有助于改善消费需求;但自1996年以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等各种改革政策力度的加大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使得消费者面临着多种压力,未来支出预期大大增加,此时的收入差距却逐年继续扩大,收入差距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快速增加,从图8-3也可以看出,1996~1999年是收入差距对消费负面影响增速最快的时期。自2001年后,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人们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前景开始恢复信心;同时,国家对社会保障逐步加大了支持力度。随着消费预期的改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影响的负向效应开始迅速减弱。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04年开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负面影响又开始逐年增加。

从数值上看,表8-1显示,在1991~2005年,尤其是1991~2000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其实际消费存在显著负向效应;总体来看,1991~2005年间,消费对收入差距的偏导数均值为-0.19888,说明基尼系数的绝对值每增加1个单位,城镇居民的实际消费平均将减少19.89%。也就是说,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的绝对值每增加0.01,实际消费平均将减少约0.1989%。2000年,收入差距对实际消费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大,基尼系数的绝对值每增加0.01个单位,城镇居民的实际消费平均将减少0.3616%。

表8-1 消费对收入差距偏导数坠(LEXPDit)/坠(GINIit)统计值

注:窗宽参数c = 0.1时的计算值; ***为0.01显著水平;**为0.05显著水平;*为0.1显著水平。

三、消费结构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关系的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本节的计算均是基于2002年投入产出表调整得到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这样做的原因是我国投入产出表均是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所谓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就是在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中不区分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一个流量中同时包含有两种产品而出现了“竞争” 。这种竞争型表的投入产出模型不能直接用于测算最终产品拉动的增加值,因为在最终产品(使用)中包括了直接进口产品,而进口产品不是在国内生产的,故不会消耗国内的中间产品,由此创造的增加值不是在国内创造的,故不会拉动国内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编制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来解决。把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各流量拆分成国内产品(用上角d表示)和进口产品(用上角m表示),即把中间产品xij拆分成国内中间产品和进口中间产品,把最终产品yi拆分成国内最终产品和进口最终产品,从而得到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1.拉动力系数

拉动力系数是从影响力系数衍生出来的。

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Fj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列和的平均值。

对影响力的传统解释是,影响力大的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大,也即意味着拉动国民经济有更多的产出,其评判依据是一单位最终产品拉动的总产出。然而,总产出不是一个好的评判标准,影响力系数大的部门,即单位最终产品拉动的总产出大的部门,并不一定其单位最终产品拉动的增加值也大,更应关注的是增加值,因为增加值是生产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增加值反映了生产的真正效益,国民经济的结构就是用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的(沈利生,2008)。

因此引入拉动力系数概念。

拉动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增加值波及程度。拉动力系数pj的计算公式为:

(www.xing528.com)

其中,rk为k部门产生的增加值Vk占该部门总产出(即总投入)Xk的比例为增加值率,为非竞争投入产出表中的列昂惕夫逆矩阵中第k行j列元素; αj为j部门国内最终产品占全部国内最终产品yd的比重,即

为比较影响力系数和拉动力系数的区别,分别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拉动力系数,计算结果见下表8-2和表8-3。

表8-2 部门影响力系数排行表

续表

表8-2列出了2002年影响力系数排在前14位的均大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的部门,表中的数据显示:①影响力系数最大的部门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影响力系数是1.2832,这说明若增加一单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的消费,将拉动1.2832单位的生产额;②另外,从表8-2可以看出,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部门都集中在第二产业,说明这些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拉动作用大,对社会生产有较强的辐射作用。

表8-3列出了2002年拉动力系数大于社会平均拉动力的前13位部门,表中数据显示:①对国民经济拉动力系数最大的是房地产业(1.0545),说明若增加一个单位房地产最终消费,可以拉动1.0545单位的国民经济增加值。②前13位拉动力系数大于平均拉动力水平的部门中,只有一个农业部门和三个工业部门,其余九个均属第三产业部门,第三产业占大多数。这说明第三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较大,我国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的最终消费,这样可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更快发展。③另外,有意思的是,在表8-2中影响力系数最大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表8-3中仅排第41位,其拉动力系数为0.70782,意味着增加一个单位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消费,仅拉动0.70782单位的国民经济增加值远低于其他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各部门。这与有些学术文章根据影响力系数计算结果,得出为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类似结论明显不同。结论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以前许多学术文章是把影响力系数大小作为判断产业是否优先发展的标准,而影响力计算的是单位最终消费所拉动的生产额,不是增加额,按照影响力系数计算,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部门大多是工业部门,而工业部门的单位生产额中,往往有很大部分用于中间消耗,因此剩下的增加值也往往较小。

表8-3 部门拉动力系数排行表

2.增加值诱发系数

增加值诱发系数是从生产诱发系数这一概念衍生出来的。

生产诱发系数,是指某一单位最终需求所诱发的各个部门的生产额,其具体含义是:用某类最终需求带来的第i部门总产出增量除以该类最终需求总量,得到该类最终需求对i部门的生产诱发系数。生产诱发系数用来说明各生产部门的生产受各最终需求项目的影响程度,生产诱发系数越大,它的生产波及效果也越大。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为生产诱发系数;Ad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矩阵;Y是最终需求列向量;第j部门的最终产品为yj,即Y=[y1y2…ynT

然而,生产诱发系数考察的是单位最终需求所诱发的生产额,生产额大,并不意味其增加值也大。

增加值诱发系数,是指某一单位最终需求所引发的各部门的增加值,其具体含义是:用某类最终需求带来的第i部门增加值除以该类最终需求总量,得到该类最终需求对i部门的增加值诱发系数。增加值诱发系数用来说明各生产部门的增加值受各最终需求项目的影响程度,增加值诱发系数越大,它对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贡献越大。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K为生产诱发系数;R为增加值率行向量;Ad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矩阵;Y= [y1y2…ynT为最终需求列矩阵。

最终消费包括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三个部分,表8-4给出了2002年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政府消费的增加值诱发系数较大的部门。

表8-4中数据的经济含义是一个单位农村居民(或城镇居民)(或政府)消费所诱发的某国民经济部门的增加值,例如农村居民消费对农业部门的增加值诱发系数(0.28393),表示一个单位农村居民消费可以诱发0.28393单位的农业增加值。比较各类消费的增加值诱发系数可以发现:①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较大诱发系数所涉及的国民经济部门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与人们吃、穿、用、住、行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包括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保险业等。②政府消费的增加值诱发作用与居民消费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政府支出主要影响的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综合技术服务等公共消费和社会服务领域的部门。③从产业上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诱发系数较高的均是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诱发系数较高的是政府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这意味着若增加居民消费,可以拉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增加政府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可以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④从诱发系数总额上看,首先农村居民单位消费的增加值诱发总额为0.912618,其次政府单位消费的增加值诱发总额为0.911188,再次城镇居民单位消费的增加值诱发总额最小为0.895954,这说明若单单从经济增长上看,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居民消费可以更快地促进GDP增长。

表8-4 部门消费的增加值诱发系数

续表

3.依赖度系数

依赖度系数,是指某种最终需求对第i部门的生产诱发额在该部门的总产出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最终需求各项的依赖程度,包括直接依赖和间接依赖。依赖度系数较大的部门说明该部门相对某种最终需求的扩张效应较为敏感。

其计算公式为:

D =(I - Ad-1* Y/X

式中,D为依赖度系数;Ad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矩阵;Y是某最终需求列向量;X为总产出列向量。

表8-5是依据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42部门)计算出的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依赖度系数,给出依赖度系数较大的部门,便于分析这些部门对各种最终消费的依赖程度。

从表8-5可以看出:①单从排名上看,房地产业、农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较多地依赖农村居民消费;旅游业、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住宿和餐饮业则更多依赖城镇居民的消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事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部门则较多依赖政府消费的拉动。这种差别说明国家在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政府部门消费间进行收入分配的调整将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扩张带来不同的影响。②通过计算各最终需求的平均依赖度系数,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非常显著:农村居民消费的平均依赖度最低,仅为0.085214;城镇居民消费的平均依赖度最高,为0.244166;政府消费的平均依赖度为0.157477。由此看出,在消费带来的产出扩张中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最大,政府消费其次,而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则偏低。这主要是因为近些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远远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这一方面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依赖度大大弱化。③比较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依赖度,可以发现,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依赖度系数不仅全面低于城镇居民消费,而且某些部门的这种差距明显过大。旅游业对城镇居民消费的依赖度是农村居民消费的13.85倍,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为4.46倍,住宿和餐饮业为3.94倍,教育为3.62倍。这种过大的差距,无论是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团结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缩小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表8-5 各部门对最终消费的依赖度系数

续表

四、最优化模型在投入产出中的应用

1.优化最终消费结构

优化最终消费结构的思路:最终消费包括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由于不同部门j的单位最终消费所拉动的增加值Vj不同,因此,在最终消费总额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最终消费总额在部门之间的分配额可以改变增加值总额

由于金属矿采选业、废品废料、建筑业在最终消费中均为零,因此在优化时,仍假设其最终消费保持不变;另外,由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均属于能源部门,而能源的供给受众多客观条件的影响,供给和需求弹性小,不应假设其随意变化,因此,在优化时增加约束条件,使这些部门的最终消费和生产都保持不变。同理,对于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一资源严重缺乏部门,也假设生产保持不变。

这种思路用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Y1,Y2,…,Y42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应的最终消费额。

根据求解结果,最优的最终消费结构为表8-6:

表8-6 优化后应增加最终消费分配的部门

2.优化最终使用结构

同理,在上述假设下,优化最终使用结构,在最终使用总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最终使用的分配,可以使得GDP增加。

优化最终使用思路的数学表达式:

Y1,Y2,…,Y42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应的最终使用额。

经计算,在最终使用总量和各种能源消耗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2002年优化后的GDP总量为129300亿元,比2002年GDP统计值12185.9亿元增加了6.11%,效果明显。

五、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建议

1.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

消费水平的高低,最终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只有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了,居民消费总体水平才能真正增加。而增加收入首先必须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才能创造新价值,才能增加总体收入。因此,国家要继续实行再就业工程,进一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减少公司注册审批、税费减免、商业优惠贷款等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鼓励居民创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尤其是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2.抑制贫富悬殊,促进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对高收入阶层,可以适当提高其个人收入所得税税率,并适当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对一些奢侈品课以重税,在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征管力度的同时,可考虑开征物业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税种,为转移支付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对于中收入阶层,应适当减少或免征其个人收入所得税;对于城乡低收入阶层,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扶贫济困,确保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同时,政府应考虑放松对部分行业的管制或改革管制方式,让其他企业也能获得经营资源的同等机会,这样通过引入竞争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激发企业创新热情,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

3.还原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本色,改善消费预期

目前,我国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出现“过度市场化” ,本应是纳税人应享受的服务成了百姓压抑即期消费攒钱购买的“稀缺消费品” 。在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发展领域,应注重公平性,不能强调盈利性,不应强调所谓的产业化,更不应该为了GDP而利用垄断和权力,故意使这些行业出现高达2000%~4000%的超高额利润率

本章所说的超高额利润是指房价与实际建筑成本之差,比如北京北三环房价为2.8万元/平方米,而建筑成本(本节的建筑成本仅仅指钢筋、水泥、石料、沙子、建筑工人费用和建筑设计费用等,不包括地价、各种税收等费用,因为本章个人认为后者并不是建筑的必要成本,地价和各种税收的合理性值得探讨)仅为1000元/平方米,则超高额利润率为2700%。这些超额利润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之间如何分配是另外一个问题。

4.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一方面,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减少没有市场需求前景的传统的低质农产品,大力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潜在需求大的优质农产品,尤其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利益机制、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另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改革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加大国民收入向个人分配的比重;加大农田水利、道路、电网、邮电、通讯、公共医疗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这是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的前提条件;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尽快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倡导企业“讲诚信、反欺诈” ,三要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等。

参考文献:

沈利生: 《投入产出分析应用的一个误区——评影响力系数公式的两个缺陷》 ,working paper,2008。

王培刚、周长城: 《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与动态研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阐释》 , 《管理世界》2005年第11期。

吴晓明、吴栋: 《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分配状况关系的实证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曾令华、赵晓英: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分析——基于1978~2004年的数据》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刘秋霞、姜爱平: 《近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模型研究》 , 《消费导刊》2007年第6期。

姜爱平、张德生等: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非参数模型》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9期。

(本章执笔人:娄峰)

【注释】

[1]根据窗宽参数c = 1.0时,各省的固定效应估计值如下: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苏、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陕西、四川、西藏、新疆、浙江、北京、上海、天津、江西分别为0.03168、0.037632、0.082443、0.04329、 0.030262、 0.040792、 0.042726、 0.039275、 0.036608、 0.043266、 0.054711、0.031091、 0.022082、 0.020412、 0.046314、 0.048478、 0.04314、 0.042741、 0.016437、0.04387、0.073394、0.069419、0.078787、0.019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