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莫卧儿王朝与锡克教:不解的历史纷争

印度莫卧儿王朝与锡克教:不解的历史纷争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526年,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伊斯兰教土耳其后裔巴布尔进军印度,打败了德里的苏丹,占领了印度北部的中心地区。印度许多宏伟的宫殿、陵墓和堡垒都建于莫卧儿王朝,包括阿格拉的泰姬陵和德里的红堡,都是由沙贾汗下令建造而成。锡克教结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接受了印度教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的概念,但拒绝了种姓制度。为了抵制莫卧儿王朝,他还将锡克教徒军事化,在旁遮普地区发展成了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印度莫卧儿王朝与锡克教:不解的历史纷争

1526年,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伊斯兰教土耳其后裔巴布尔进军印度,打败了德里的苏丹,占领了印度北部的中心地区。巴布尔的地盘——其中也包括阿富汗的喀布尔——后来被称为莫卧儿帝国(Mughal Empire),是“蒙古”(Mongol)一词的变体,表示皇帝的祖先。

巴布尔的继位者包括如下几位杰出的皇帝:阿克巴(1556年~1605年在位),他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允许印度教徒自由地信仰宗教,并扩张了印度帝国的版图,使其从西部的古吉拉特邦一直延伸到东部的孟加拉邦;沙贾汗(1628年~1658年在位),他的皇宫是莫卧儿王朝最宏伟的。

波斯文化语言的引入使得一种独特的印度-穆斯林风格的微型绘画和建筑开始出现,也催生了现代乌尔都语(大量借鉴波斯和阿拉伯语)。印度许多宏伟的宫殿、陵墓和堡垒都建于莫卧儿王朝,包括阿格拉泰姬陵和德里的红堡,都是由沙贾汗下令建造而成。(www.xing528.com)

在16世纪早期,一种新的一神论宗教——锡克教,在印度旁遮普地区兴起,由古鲁那纳克创立。锡克教结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接受了印度教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的概念,但拒绝了种姓制度。第十位也是最后一位宗师,哥宾德·辛格(原名哥宾德·拉伊,1666年~1708年)下令,所有受洗的男性锡克教徒都应姓“辛格”,并规定了锡克教的外貌特征,比如,长发(用头巾盖住)和未修剪的胡须。为了抵制莫卧儿王朝,他还将锡克教徒军事化,在旁遮普地区发展成了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