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聪明之道:善用糊涂话

聪明之道:善用糊涂话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聪明人又有多少呢?实际上,很多时候,说一两句糊涂话,比说话聪明更重要。曹操勃然大怒,以扰乱军心罪将杨修斩首示众。杨修很聪明,却不懂得说“糊涂话”,因为说话时太卖弄聪明而引起曹操的嫉妒,最后被其杀死。把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隐藏在糊涂之中,这样的人是跳出了明白看明白,是真正的聪明。也就是说,聪明话未必真聪明,糊涂话未必真糊涂,大智若愚,适当地说几句“糊涂话”,才是真正的聪明。

聪明之道:善用糊涂话

老话说得好:“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拥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表现得非常愚钝;身手特别灵敏的人,往往都表现得非常笨拙。

人人都想成为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也都希望在众人面前说一两句聪明话,用这种方式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在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聪明人又有多少呢?

实际上,很多时候,说一两句糊涂话,比说话聪明更重要。郑板桥曾说:“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是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乃假糊涂真智慧。所谓做人难得糊涂,正是大智慧隐藏于难得的糊涂之中。”

有时候,聪明人未必真聪明,糊涂人也未必真糊涂。那些聪明人往往因为说话太聪明而引来旁人的嫉妒,令一些人很不痛快,最后惹祸上身。

三国演义》中有个叫杨修的人,在曹操帐下任主簿之职,是当时公认的聪明人,可是杨修恃才傲物,数次得罪曹操,最后被杀。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不妨举个例子:

曹操疑心很重,很担心部下趁自己睡着时谋害自己,于是经常说自己“梦中好杀人”。一次,他的侍卫帮他盖被子,却被他拔剑杀了。事后,曹操又装模作样地痛哭流涕,悔恨自己不该在“梦中”杀人。

从此之后,人人都以为曹操有在睡梦中杀人的习惯,只有杨修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意思是:丞相并不是在睡梦中把你杀了,真正在睡梦中的人是你。

有人送了一盒酥给曹操,曹操提笔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大家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只有杨修懂得。于是,杨修一句话也没说,把酥一人一口分给大家吃。曹操问:“你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回答说:“因为丞相写得很清楚,让我们‘一人一口酥’,难道不是吗?”

有一次,丞相府新建了一座花园。花园竣工后,请曹操验收。曹操什么话都没说,仅仅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一筹莫展。此时,杨修对大家说:“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也就是‘阔’的意思。丞相的意思是花园的门太大了。”

后来,曹操率军向刘备汉中之地发起进攻,兵强马壮的刘备凭险据守,曹军久攻不下。曹操心中很苦恼:如果退兵,这次就是无功而返;如果继续攻打,短时间内又很难获胜。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来请示当天晚上军中的口令用什么。曹操刚好看到盘子里有一根鸡的肋骨,于是随口道:“鸡肋”!杨修得知曹操用“鸡肋”做口令,于是开始打点行装。有人发现杨修在收拾行装,不解地问:“您这是要干什么?”杨修得意地回答说:“丞相马上就要撤军回去了,因此我得早做准备,免得到时候着急忙慌的。”那人问杨修:“你为何这样说呢?”杨修回答说:“丞相用‘鸡肋’做口令。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鸡肋指的正是汉中。丞相现在心中正在犹豫不定,可是很快就会退兵的。”听了杨修的解释,众人觉得有道理,于是也都开始收拾行装。这件事被曹操发现了。曹操勃然大怒,以扰乱军心罪将杨修斩首示众。(www.xing528.com)

杨修很聪明,却不懂得说“糊涂话”,因为说话时太卖弄聪明而引起曹操的嫉妒,最后被其杀死。

文豪苏东坡做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他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他不会装傻,屡次因为小事而得罪权贵,被权贵流放。就连他的仆人都取笑他说:“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一天,小威尔逊的一个同学手中拿着1美元和5美分的钱,问他选择拿哪一个。小威尔逊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要5美分的。”

大家都哈哈大笑,嘲笑他真是个愚蠢的人,竟然放着1美元不要,却要5美分的。很快,他的这句“傻话”就四处传播了。大家都不相信小威尔逊竟然会这么傻,于是都拿着钱来看看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然而,小威尔逊每一次都会毫不犹豫地说:“我要5美分的。”

这个笑话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学校,于是每天都有很多人使用相同的方法捉弄他。最后,这件事传到老师的耳中,他当面问小威尔逊:“1美元比5美分更大,难道你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小威尔逊回答说:“我当然懂。可是,假如我说要1美元,还会有人拿着钱让我选择吗?到时候我连5美分也赚不到了。”

听到这话,老师恍然大悟,对小威尔逊的聪明由衷地赞叹。

从杨修和小威尔逊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真正的聪明是大智若愚,而不是锋芒毕露。

有时候,说话是需要糊涂的,因为糊涂的智慧比聪明更重要。把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隐藏在糊涂之中,这样的人是跳出了明白看明白,是真正的聪明。也就是说,聪明话未必真聪明,糊涂话未必真糊涂,大智若愚,适当地说几句“糊涂话”,才是真正的聪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