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基本特点及发展重要性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基本特点及发展重要性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成立于1956年11月,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全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州情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一穷三个重要”。“一多”,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和多彩多姿的民族民俗宗教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州内五大宗教俱全,信教群众180万人,其中伊斯兰教114万人。加快临夏州的发展,不仅事关临夏州的宗教和顺,也有利于做好全省全国其他地区伊斯兰教工作。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基本特点及发展重要性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成立于1956年11月,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全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215万人,现辖1市7县,124个乡(镇)、6个街道办,1150个行政村。州情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一穷三个重要”。

“一多”,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和多彩多姿的民族民俗宗教历史文化、自然风光。

多民族多宗教:全州有31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占59.2%;信仰伊斯兰教的占57%。州内五大宗教俱全,信教群众180万人,其中伊斯兰教114万人。

多彩多姿的民族民俗宗教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临夏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中原农区向西部牧区的过渡地带,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伊斯兰文化相互碰撞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为主的民族民俗文化,以伊斯兰经典为代表的宗教历史文化,以黄河明珠刘家峡、松鸣岩、太子山为主的绿色生态文化,以马家窑彩陶为主的史前文化,以和政古生物化石恐龙足印为代表的物种演进文化,是临夏的五张文化名片,素有“中国彩陶之乡”“中国花儿之乡”“民族建筑艺术的博览园”“古生物的伊甸园”“中国恐龙之乡”等众多美誉。

“一穷”,就是民穷县穷州穷。

民穷,主要表现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12年全州贫困人口达73.35万人,贫困面达42.21%;8县市均被列入国家六盘山扶贫攻坚特困片区,正常年景返贫率15%、灾害年景45%,73万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49万,是贫困中的特贫,困难中的特困。(www.xing528.com)

县穷州穷,主要表现在:2013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67.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6.7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2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7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远远低于甘肃和全国平均水平,处在全省14个市州和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后列。2011年全州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58%,比全国低25.2个百分点。2013年财政自给率仅为7.7%,最低的东乡县仅为2.4%。总的来看,临夏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和全省14个市州中最穷的地方,是甘肃省集中连片特困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片区。

“三个重要”,就是生态地位、战略地位、宗教地位重要。

生态地位重要,临夏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南临夏、成黄于临夏。加强临夏州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不仅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黄河的水源补给能力,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战略地位重要,临夏是其他地区连接藏族聚居区的重要经济通道,目前有30多万临夏人活跃在藏族聚居区,在藏族聚居区与其他地区经贸往来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夏毗邻甘南和青海藏族聚居区,自古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同藏族聚居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维护藏族聚居区和谐稳定的“桥头堡”。

宗教地位重要,临夏是全国全省伊斯兰教工作的重点地区。加快临夏州的发展,不仅事关临夏州的宗教和顺,也有利于做好全省全国其他地区伊斯兰教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