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懿献策 料敌公孙渊三计

司马懿献策 料敌公孙渊三计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孙渊发兵抵抗,与魏军战于辽隧。此后公孙渊自立为燕王,走上公开割据的道路。根据这一判断,司马懿计算了征辽东所需的时间,认为征讨公孙渊平定辽东,大军前往需要100天,归程需要100天,攻打辽东需要100天,再加上60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42]即根据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司马懿以一部兵力佯攻围堑东南吸引公孙渊军主力,魏军主力则在司马懿率领下偷渡辽水,置围堑北部不攻,直击襄平。

司马懿献策 料敌公孙渊三计

东汉末年地方州牧纷纷独立的大背景下,辽东(治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太守也在乱世中割据一方。辽东辖境大约相当于今辽东半岛,东邻高句丽和汉幽州乐浪郡。因与内地悬隔,未卷入中原混战,所以经济、社会安定。初平元年(190),公孙度被任命为辽东太守,到任后推行政令、苦心经营,俨然以辽东王自居。此后,公孙氏采取固守辽东的策略,表面上对中原保持臣服,实际上坐观中原乱战。曹魏政权虽知辽东统治者怀有二心,计划予以平定,但因吴、蜀两个强敌的压力,只有暂时隐忍。到了公元232年,公孙渊(公孙度之孙)一再联络曹魏的死敌吴国,魏明帝不得不发兵征讨,但大军无功而返。

青龙元年(233)二月,因担心魏国再度兴兵讨伐,公孙渊派校尉宿舒奉表向吴国称臣,结为外援,与曹魏彻底决裂。吴主孙权大喜,企图结好辽东,威胁魏国战略侧背,并派张弥等率兵万人,持金宝珍货,渡海授公孙渊为燕王。六月,公孙渊又出现反复,他认为吴国距离辽东太远,难以依靠,但贪图东吴使者带来的货物,于是斩张弥等,吞没其兵资货物,将其首级送往魏国,想以此换取与魏重新修好。十二月,魏国拜公孙渊为大司马。景初元年(237)七月,魏明帝鉴于蜀、吴两国停止攻魏,吴国多次渡海联络高句丽,决心乘机袭击辽东,加快统一辽东的步伐。魏明帝任命毌丘俭为幽州刺史,率幽州诸军及鲜卑、乌桓军屯于辽南。公孙渊发兵抵抗,与魏军战于辽隧。因大雨十多天不止,魏军作战不利,只得退军。此后公孙渊自立为燕王,走上公开割据的道路。

景初二年(238),魏明帝决定再度派大军征讨公孙渊。鉴于前几次伐辽失败的教训,为慎重起见,魏明帝召重臣司马懿进行谋划。史载:

及辽东太守公孙文懿反,征帝诣京师。天子曰:“此不足以劳君,事欲必克,故以相烦耳。君度其作何计?”对曰:“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天子曰:“其计将安出?”对曰:“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弃,此非其所及也。今悬军远征,将谓不能持久,必先距辽水而后守,此中下计也。”天子曰:“往还几时?”对曰:“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37]

司马懿认为,公孙渊面对魏国的征讨,可能采取的对策无非以下三种:一是放弃城池,预先退走,以保存实力,这是上策;二是依托辽东全境,抵抗魏国大军,这是中策;三是坐守郡治襄平,最后结局不过是当魏军的俘虏,这是下策。至于公孙渊到底会采取上、中、下三策中的哪个,司马懿判断:“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弃,此非其所及也。今悬军远征,将谓不能持久,必先距辽水而后守,此中下计也。”[38]意谓只有明智的人,才能够认清敌我形势,事先放弃土地,这不是公孙渊所能办到的。因为公孙渊必然认为魏孤军远征,不能持久,所以会先拒魏军于辽水,而后固守襄平。根据这一判断,司马懿计算了征辽东所需的时间,认为征讨公孙渊平定辽东,大军前往需要100天,归程需要100天,攻打辽东需要100天,再加上60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www.xing528.com)

魏明帝听了司马懿的分析,深以为然,决定由司马懿挂帅,领兵4万再次讨伐辽东。公孙渊听说司马懿带大军前来,再次向吴国称臣,请求吴国出兵北伐,解救辽东。这时,吴国欲杀辽东使者为张弥报仇,但孙权的谋士认为,杀辽东使者不过匹夫之怒,于大局无补,不如厚待来使,发奇兵秘密前往。如魏军不克,吴军远征,可以结恩于远夷,赢得好名声;如果战事久拖不决,则吴军可掠夺人口而还,以报昔日之仇。于是孙权告诉来使,将出兵救援,与公孙渊休戚与共,并修书告诫公孙渊:“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之。”[39]

六月,司马懿大军从陆路“经孤竹,越碣石(即今河北昌黎西北碣石山),次于辽水”[40]。公孙渊果然“遣步骑数万,阻辽隧,坚壁而守,南北六七十里,以距帝”[41],即令大将卑衍率步、骑数万,据辽水阻击。卑衍在辽水构筑了70余里的围堑,企图诱使魏军攻此防线,以使魏军疲惫,挫其锐气。司马懿识破辽军意图,避开此防线,乘虚攻击襄平:“帝盛兵多张旗帜出其南,贼尽锐赴之。乃泛舟潜济以出其北,与贼营相逼,沉舟焚梁,傍辽水作长围,弃贼而向襄平。”[42]即根据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司马懿以一部兵力佯攻围堑东南吸引公孙渊军主力,魏军主力则在司马懿率领下偷渡辽水,置围堑北部不攻,直击襄平。魏军将士对这种打法不理解,提出“不攻贼而作围,非所以示众也”的疑问,司马懿解释说:“贼坚营高垒,欲以老吾兵也。攻之,正入其计,此王邑所以耻过昆阳也。古人曰,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贼大众在此,则巢窟虚矣。我直指襄平,则人怀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43]魏军主力越过围堑北部,公孙渊守围堑的部队脱离围堑来追,司马懿对诸将讲:“所以不攻其营,正欲致此,不可失也。……乃纵兵逆击,大破之,三战皆捷。贼保襄平,进军围之。”[44]

魏军主力进到襄平城下,公孙渊企图固守襄平,两军呈相持之势。“会霖潦,大水平地数尺,三军恐,欲移营。”[45]司马懿不为所动,下令军中有敢再提议撤离襄平城下者,立斩不赦。当时,因为魏军还未完成对襄平的全面合围,加上大雨不止,襄平城中的军民不时有出城放牧砍柴者,魏军一些将领提议把这些人捉了杀掉,司马懿坚决不同意,认为正因为魏军尚未完成对襄平的合围,所以必须将公孙渊抑留于襄平城中,不使其逃跑,才能为后来攻城创造条件。军中谋士陈珪对这样围困的办法感到不解,向司马懿请教:“昔攻上庸,八部并进,昼夜不息,故能一旬之半,拔坚城,斩孟达。今者远来而更安缓,愚窃惑焉。”[46]司马懿解释说:“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以四击一,正令半解,犹当为之。是以不计死伤,与粮竞也。今贼众我寡,贼饥我饱,水雨乃尔,攻力不设,虽当促之,亦何所为。自发京师,不忧贼攻,但恐贼走。今贼粮垂尽,而围落未合,掠其牛马,抄其樵采,此故驱之走也。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贼凭众恃雨,故虽饥困,未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取小利以惊之,非计也。”[47]前线情况传到数千里外的洛阳,朝廷大臣们也担心司马懿长期围困而不攻城的战法,魏明帝安慰大家:“司马公临危制变,计日擒之矣。”[48]

大雨一停,司马懿即刻指挥合围襄平,魏军堆起土山,开挖地道,昼夜强攻,公孙渊坚守孤城的意志慢慢垮了,不断派人出城谈判,均为司马懿拒绝。最后,魏军攻入襄平,公孙渊与其子率数百骑突围,被魏军阵斩。为了彻底打击割据势力,司马懿大军攻下襄平之后,大开杀戒,杀公孙渊大臣及兵民7000余人,用尸体筑“京观”(高台)以示震慑。经此一战,辽东四郡统一于魏,结束了公孙氏48年的割据,北方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得以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