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房留下必要的间距是必须的

建房留下必要的间距是必须的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英家人接到书信后,深感惭愧,造房时主动退了三尺,吴氏见状也主动退了三尺,遂成了保存至今的“六尺巷”。建房子对一户家庭来说是大事喜事,要顺顺利利办好这件事还是要讲风格、会协商,并遵循一定规矩的。再次,四周墙体不能与邻居房子靠得太近,要留出必要的间距。至于具体的距离,法律上倒没有明确规定,但按农村通行的做法,一般要离别人家的墙三尺左右,便于双方通行和维修。

建房留下必要的间距是必须的

造新房本来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可是如果邻里关系协调不好,也有可能闹得不开心,甚至遗憾终生。村民建房用的是自家的宅基地或是旧房推倒重建,要怎么造、造多高多宽,全凭本人意愿和土设计师的设计,外人本来不应该干涉。但由于村民居住相对集中,各家各户基本上都是前后有邻、左右有舍,造新房就免不了会影响到隔壁邻舍,其中风水、采光、行道是邻居们最关心的因素。如果新房占了人家的风水,墙脚占了人家的行道,高楼挡了人家的阳光,那么双方就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如果不对设计方案加以调整,房子很难建起来。即使强行建造,也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好邻居肯定会变成死冤家。

这方面的例子,古时候就有,现在也不少见。大家都知道安徽桐城有一处名胜叫“六尺巷”,是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府邸所在。当时张英家人为重修府邸,曾与邻居吴氏发生争执,还为此写信给在京当官的张英,请他出面摆平此事。张英毕竟是当朝宰相,收信后回诗一首:“千里送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人接到书信后,深感惭愧,造房时主动退了三尺,吴氏见状也主动退了三尺,遂成了保存至今的“六尺巷”。这种相互谦让的美德,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

可也有互不相让,争得头破血流的例子。两户人家,一家姓张,一家姓王,张家住东边,王家住西边,两家关系一直非常融洽,时常互相关照。张家因为儿子大了,要考虑结婚,打算拆了旧房,加上前面的空院子重造新房。王家也觉得很高兴,帮忙操办有关事宜。可待房子造到大半,王家发现张家的新房高过自己的房子,心里有了疙瘩。首先是王家老母亲嘀咕起来,并对张家说:“你家房子造得太高,挡了我家阳光,占了我家风水。”张家则说:“这是我家宅基地,而且是按设计图造的,没办法改。”见张家无动于衷,王家便倾巢出动,强行阻止新房施工,两家闹得不可开交,最后不得不请来村干部协调,并以张家修改设计方案、降低房子高度收场。几十年的邻居交情因此终结,两家从此以后互不往来,成了冤家。可见造房子时协调邻里关系是多么重要。(www.xing528.com)

建房子对一户家庭来说是大事喜事,要顺顺利利办好这件事还是要讲风格、会协商,并遵循一定规矩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首先要充分考虑造房子给邻居带来的影响,包括是否影响人家的采光、风水、视野、出行等,宁可自己吃点亏,也要尽量多为别人着想。其次,要征求邻居的意见,如实告知所造房屋的高度、深度,并根据他们的意见适当修改方案。现在宁波一带的农民建房,政府在审批宅基地和设计图时都会让四周的邻居提意见,这就避免了许多矛盾。再次,四周墙体不能与邻居房子靠得太近,要留出必要的间距。至于具体的距离,法律上倒没有明确规定,但按农村通行的做法,一般要离别人家的墙三尺左右,便于双方通行和维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