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控制分支数量的优化规则

控制分支数量的优化规则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和分支数量控制得好,思维导图一定更美观,但是我们控制分支数量却绝不仅仅是为了美观。为了让我们的大脑同时面对的信息量少于7,我们每一个层级的分支数量就必须要少于7个。这意味着,围绕中心主题的一级分支不要超过7个,每个一级分支后面的二级分支也不要超过7个,以此类推……事实上,仅仅小于7是不够的,为了保险,我通常会把5作为同一层级分支数量的上限。

控制分支数量的优化规则

这条规则在某种层面上可以看作是规则四的延伸。为了让思维导图更美观,我们在一开始就要考虑关键词的数量。这里的数量指的并不是整张思维导图有多少关键词,而是每一个层级有多少关键词。比如,一级关键词有几个,每个一级关键词的后面又有几个二级关键词,等等。

关键词和分支数量控制得好,思维导图一定更美观,但是我们控制分支数量却绝不仅仅是为了美观。

人类的记忆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就是把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让那些本来只能记忆很短时间的知识长久地保留在我们的大脑里。

但是这种转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首先要形成短时记忆。如果我们对知识的短时记忆都没有形成,就不用谈长时记忆的问题了。

有些同学背东西效率很低,常常是忘了背,背了忘。反复几次后,搞得一点信心都没有,还以为自己天生脑子笨,记性差。

其实这是天大的误解。人类大脑的机能相差很小,我们看到的实际差距大多是由使用方法的不同带来的。擅长记忆的同学,并不是天生记忆力好,他们往往在有意无意间使用了正确的方法。具体说来,他们会把那些难以记忆的内容转化成容易记忆的内容,然后再来记忆,因此效率就很高。

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方法就属于这种高效记忆法。前面说过,人们想记住一件事情,首先要形成短时记忆,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这里的关键是短时记忆的形成,很多人都是在这里出问题。

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短时记忆呢?奥妙就在思维导图的分支数量中。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大脑在进行短时记忆时,能够调用的资源非常有限。同一时间内能够容纳的信息单位只有7个左右。因此,有些人也把“7”当作解开记忆奥秘的钥匙。(www.xing528.com)

简单地说,如果我们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一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的内容数量就不能超过7,一旦超过,我们就极有可能记不住。大家如果不信的话,可以找几个要好的朋友共同来玩一个游戏,我把它称作“超市游戏”。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几个人(至少7人)先排好顺序,想象来到一家超市,每个人都要想出一种超市里的商品。然后,第一个人把自己想出来的商品大声地说出来,第二个人要立刻复述第一个人说过的商品名称,并把自己想出来的商品名称也说出来。第三个人要将前两个人说过的商品名称按顺序说出来,并说出自己想到的商品,以此类推……

如果大家真的按照我的游戏规则来玩这个游戏的话,就会知道“神奇的数字7”是怎么一回事了。

为了让我们的大脑同时面对的信息量少于7,我们每一个层级的分支数量就必须要少于7个。这意味着,围绕中心主题的一级分支不要超过7个,每个一级分支后面的二级分支也不要超过7个,以此类推……

事实上,仅仅小于7是不够的,为了保险,我通常会把5作为同一层级分支数量的上限。大家向前翻到图4-18,就会知道我是怎么贯彻这一规则的了。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要是我们要画的内容很多,远远超过7个怎么办?答案很简单,根据前面我们讲过的“理分支”的技巧,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整合,直到同一层级的内容少于7为止。

这样做,初看起来比较麻烦。可是当我们回忆思维导图内容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方便,因为每一次你要回忆的内容都不会超过7个,因此记忆的效率和效果都会大大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