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族系图谱及其形态分析

族系图谱及其形态分析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族系图谱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族群关系而编制的谱系材料,其谱系形态特点是以某个族群的代际承续关系为线索来梳理材料脉络,构建图谱体系。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支谱、房谱等,主要是一种反映家族谱系延续发展的图谱形式与谱系形态。家谱是家族组织的构成条件之一,也是记载同宗共祖的家族世系繁衍传承及其人物简史、光辉形象、不朽业绩等内容的重要家族图籍。

族系图谱及其形态分析

族系图谱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族群关系而编制的谱系材料,其谱系形态特点是以某个族群的代际承续关系为线索来梳理材料脉络,构建图谱体系。前文已经说明,我国图谱谱系形态中最早产生的,是记录世代延续关系的文献材料——“谱牒”,而这种谱牒实际上就是一种属于族系图谱类的谱系文献材料。早在商代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有关于氏族世系的记载,如《甲骨档案(库)1506》所刻商代“兜”的系谱[13](也有的资料报道为商代“兒”的系谱)。但史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现存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系谱当推成书于西汉初年的《世本》,它记载有自黄帝春秋历代王公诸侯的姓氏、世系、迁居、名号及业绩等。其次为司马迁史记·三代世表》。太史公自序中载:“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牒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哉!于是以《五帝系牒》《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可见西汉时还能看到先秦谱牒,并此前已有“牒记”“谱牒”“系牒”之称。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指出:“司马迁的《世表》,是稽牒作谱,印范于《世本》。”由此可见,《世本》是中华谱牒的开山之作。至魏晋南北朝,我国谱学大兴,并且主要为官方垄断,“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14]。其时,门阀之风盛行,依托于家族支持下的门第成为个人获取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的依据。

中国的谱牒,最早大多为表现帝王诸侯、王公贵族的世家谱系,具有很强的“官本位”色彩,到了后来,则发展到一般的大族族群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谱牒,这也就是所谓的“家谱”。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支谱、房谱等,主要是一种反映家族谱系延续发展的图谱形式与谱系形态。郑樵《通志·氏族序》:“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仍用博通古今之儒知撰谱事。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状者,则上之官,为考定详实,藏于秘阁。”家谱是家族组织的构成条件之一,也是记载同宗共祖的家族世系繁衍传承及其人物简史、光辉形象、不朽业绩等内容的重要家族图籍。一些世家大族式家族形成后,一定要建立描述自己家族世代延续关系的家谱,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家族身份认同。

中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成千上万个兴旺发达、影响巨大的大姓家族,它们都有自己详细的家族发展历史,而且也有自己完整清晰的家族传承谱系,这些家族传承谱系不仅是一家一户或一族的档案史册,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典籍。在这些家族谱系资料中,不仅载有本族的姓氏渊源、始祖源流、迁徙分布、祖训族规、登科晋升、创业事迹、婚嫁丧葬、艺文著述、风土人情等各种家族生活历史内容,而且也载有与家族传承发展相关的各种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俗、人口和遗传等众多学科的社会发展史料,因此,家谱这种中国传统的文献资料形式,往往与方志、正史一起,构成了中国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www.xing528.com)

由于中国历史上许多家族延续时代长久,延展根脉发达,因此往往形成了十分复杂的谱系关系,有时很可能连自己的后辈都搞不清楚,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图谱谱系才能得以清晰的展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谱牒、家谱等文献资料形式大量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古代社会中,谱牒、家谱中复杂的家族谱系关系一般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体现的,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记载全面,表述灵活,但缺点是难以将复杂的关系简单、概要地表现出来,于是后人便有用“图”的形式来表现一些较为复杂的家族谱系关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