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郊庙册文的命名变迁及其背后的意义

郊庙册文的命名变迁及其背后的意义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若先为尊,则郊不应在庙后;若后为尊,则景灵宫不应在太庙之先。自此遂失“奏告”之名,册文皆谓“正祠”。皇上亲祀郊庙,册文中都称“恭荐岁事”。按照唐朝的先例:大凡祭祀上天,则各种神灵都要一起祭祀,只有大清宫、太庙由皇帝亲自去,那些册文都说“某月某日在某地祭祀,不敢不禀告”。太清宫、太庙的册文叫作“奏告”,其他叫作“祭告”。

郊庙册文的命名变迁及其背后的意义

【原文】

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先景灵宫,谓之“朝献”;次太庙,谓之“朝飨”;末乃有事于南郊。予集《郊式》时,曾预讨论,常疑其次序。若先为尊,则郊不应在庙后;若后为尊,则景灵宫不应在太庙之先。求其所从来,盖有所因。按唐故事,凡有事于上帝,则百神皆预遣使祭告,唯太清宫、太庙则皇帝亲行,其册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于某所,不敢不告。”宫、庙谓之“奏告”,余皆谓之“祭告”。唯有事于南郊,方为“正祠”。至天宝九载,乃下诏曰:“‘告’者,上告下之词。今后太清宫宜称‘朝献’,太庙称‘朝飨’。”自此遂失“奏告”之名,册文皆谓“正祠”。

【译文】(www.xing528.com)

皇上亲祀郊庙,册文中都称“恭荐岁事”。先到景灵宫,叫作“朝献”;接着到太庙,叫作“朝飨”;最后才到南郊祭祀上天。我在编定《南郊式》时,曾参加讨论,对祭祀的顺序常常有所怀疑。如果先享者为尊贵,那么祭天地就不应该在祭祖宗之后;如果以后享者为尊贵,那么景灵宫就不应该在太庙的前面。探究这种次序的由来,大概也是有根据的。按照唐朝的先例:大凡祭祀上天,则各种神灵都要一起祭祀,只有大清宫、太庙由皇帝亲自去,那些册文都说“某月某日在某地祭祀,不敢不禀告”。太清宫、太庙的册文叫作“奏告”,其他叫作“祭告”。只有在南郊祭祀,才是“正祠”。到天宝九载,唐玄宗颁布诏令说:“‘告’是上对下的用语,今后太清宫的祭祀应该叫‘朝献’,太庙的祭祀叫‘朝飨’。”从这时起就不用“奏告”的说法,册文中都叫“正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