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家庭教育对中国农村居民的影响

农村家庭教育对中国农村居民的影响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调查中“居住在农村的农村家庭”样本,分析中国农村居民受教育和培训的基本情况。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远远超过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可见大多数农村家庭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对我国在农村地区开展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传播、提高国民文化程度具有积极作用。

农村家庭教育对中国农村居民的影响

本章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调查中“居住在农村的农村家庭”样本,分析中国农村居民受教育和培训的基本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整体学历水平呈现较低的状态,且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其所在地理位置及性别有较大关联:东部地区的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优于中、西部的居民,在高等教育的普及上也是东部优于中、西部;男性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女性,但是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也在逐渐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就读的小学、初中和高中主要为公办学校,少量为民办学校,其中还有2.3%为打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比较一般。学校与学生的家往往有一定距离,且距离会随就读学校层级(如小学、初中、高中)的提升而增大,有7.0%左右的人为异地就读,还有30.0%~40.0%的学生会寄宿在学校。超过一半的父母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对男性和女性子女的期望差异不明显。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远远超过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可见大多数农村家庭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对我国在农村地区开展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传播、提高国民文化程度具有积极作用。教育费用方面,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降低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支出。而除了学杂费之外,也有少部分人愿意支付费用让子女参加课程补习和综合补习活动,且更愿意为儿子支付课程补习费用,为女儿支付综合补习费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