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空间碎片相关法规建设的优化与发展

国内空间碎片相关法规建设的优化与发展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初步构建了空间碎片减控的法律机制,体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担当。但限于航天技术发展水平及空间法学研究能力的制约,我国空间碎片减控法律机制仍显粗放,存在着较大的改善空间。

国内空间碎片相关法规建设的优化与发展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初步构建了空间碎片减控的法律机制,体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担当。但限于航天技术发展水平及空间法学研究能力的制约,我国空间碎片减控法律机制仍显粗放,存在着较大的改善空间。

1.坚持基本原则

应该认识到,我国空间碎片的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自主观测空间碎片的能力还难以满足空间碎片预警的要求,先进防护材料研制及地面试验设备建设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虽然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总体上我国仍处于航天产业的培育期和发展期,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综合上述情况,如果不考虑自身的国情,超越阶段进行空间碎片减控,很有可能会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大局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是我们在开展空间碎片减控法律机制建设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单纯从经济利益出发,否定、排斥自身所承担的国际责任,要充分认识到空间碎片问题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从我国航天事业的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认清开展空间碎片减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95]。(www.xing528.com)

2.把握重点方向

空间碎片污染法律规制至少应包括责权组织、约束许可、预警防控、资源保障和责任追究5个方面的机制。其中,在责任组织方面,《减防暂行办法》的规定已经比较明确;在约束许可方面,虽然《减防暂行办法》的规定比较概括,但《许可证暂行办法》对此做出了详细规定;在预警防控方面,《减防暂行办法》的配套性技术标准已做出细化;在资源保障方面,《减防暂行办法》有原则性规定,考虑到资源保障与财政有关,这种机动性较强的规定是可行的;在对空间碎片污染的责任追究机制方面,目前的法规则根本没有涉及,这显然已不能适应空间碎片污染防治的现实需要。在未来一个时期,责任追究机制的构建将成为我国空间碎片污染法律规制的重点方向[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