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成主题,为你关注的兴趣优化

生成主题,为你关注的兴趣优化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孩子对某种事物或某个人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不断地发现一些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我看他们这么喜欢迎春花,随机生成了一个主题活动:“小朋友们,你们想自己来画迎春花吗?”每所幼儿园都有自身的背景和教育环境,如果原封不动、僵硬地执行预定的课程计划,无视儿童的兴趣、需要及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样的课程是缺乏生命力的。结合季节和环境的特点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促进农村幼儿发展的前提。

生成主题,为你关注的兴趣优化

美国教育杜威认为:“人是与环境相适应的问题解决者,而且儿童具有制作的本能、探索的本能、表演的本能和艺术的本能,适应儿童本能和天性的课程和教学便是强调经验价值的课程和教学,因而课程与教学论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1.发现孩子的兴趣点。

当孩子对某种事物或某个人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不断地发现一些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时,我们就要善于发现、分析孩子的兴趣点,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条件和创设相关的环境,并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帮助,以促进他们的发展。例如:春天来了,天气特别好,我便带领幼儿到园内踏青,突然,一名幼儿指着一朵小黄花问我:“老师,你看,这是什么花啊?小小的。”我一看,是迎春花,便告诉他们:“这是迎春花,因为春天来了,所以迎春花开花了,你们看,这里是不是有很多迎春花呢!那你们告诉老师,它是什么颜色的啊?”“黄色的。”我看他们这么喜欢迎春花,随机生成了一个主题活动:“小朋友们,你们想自己来画迎春花吗?”“想!”之后我就带他们回教室开展了一堂美工课,运用黄色颜料和拓印工具来表现迎春花,孩子们都很喜欢,他们的作品也丰富了“春娃娃来了”专栏。

2.分析教材,合理替换。

幼儿园课程指导》指出:“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一个有意图而可灵活调整的开放的系统。”每所幼儿园都有自身的背景和教育环境,如果原封不动、僵硬地执行预定的课程计划,无视儿童的兴趣、需要及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样的课程是缺乏生命力的。(www.xing528.com)

因为我们不能拿着教材向孩子讲解海洋水族馆,而放弃孩子正在用心观察着的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把孩子从他感兴趣的世界里硬拉出来,尤其对我们农村的孩子,这样是违背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我们开展农村主题活动的研究,就是要改变现行教材部分内容远离幼儿生活经验的倾向,现行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确实与农村教育的实际结合得不够,如有的幼儿园教材中会有“参观水族馆”“狂欢节”等之类的活动,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幼儿园实行这类活动是缺少现实条件的,而且教材中没有配套的挂图或音像材料,我们无法让孩子体验和感受,这样的主题内容也是很难实施的。所以我们经过研讨交流将适合本地开展又有利于幼儿学习的教材内容代替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活动,实现了调整、充实、更新的园本化过程。

3.满足需要,引领学习。

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是符合幼儿的求知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关,活动应围绕幼儿周围的世界展开,这样有利于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运用,知识得到升华。大自然、大社会本身就是活教材,是存在于幼儿生活周围的课程内容,也是孩子探索学习的对象。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需要,陈鹤琴先生曾提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儿童学。所有的课程都要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挑选出来,切合人生的课程内容就是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当课程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幼儿所注意时,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更积极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如:农村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就是孩子们最好的“课本”,春天来了,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变化,于是就生成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长出来啦”“花儿好看我不摘”“柳树绿了”“可爱的小蝌蚪”等。我们将孩子们的兴趣、现有的知识通过主题活动加以综合、提炼、再现,看到孩子们会学习了,会求知了,会创造了,我们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楚了。结合季节和环境的特点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促进农村幼儿发展的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