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种高空型X-16:贝尔公司的白头鹰计划优化探讨

特种高空型X-16:贝尔公司的白头鹰计划优化探讨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有3个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是单发,二是大展弦比机翼,三是为了减重,不能按美国军机强度标准来做。正式选中的是贝尔公司的设计,为掩盖其侦察使命,跟在NASA的X-15火箭动力试验机后面,称X-16。计划代号“白头鹰”,准备制造28架。1954年11月,有关负责人建议中情局正式研制,并组建一支特遣队,艾森豪威尔同意制造30架,并由空军购买J57发动机的特种高空型予以配套,总开支3500万美元。

特种高空型X-16:贝尔公司的白头鹰计划优化探讨

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严格检查后,中央情报局公布了题为“中情局与U-2计划,1954~1974”的报告,解密了150万份图像和20年间使用U-2的一些细节。

▲U-2的设计师凯利·约翰逊

U-2的设计思路源自美国空军莱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约翰·西博格少校,他认为: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的新一代喷气发动机天生适于高空飞行,配以高效的机翼,升限将远胜任何截击机,正是理想的侦察平台。1953年3月,西博格提出正式方案,设想这种单座亚音速侦察机升限21336米,航程4827千米,任务半径2413千米,可载317.8千克以上的侦察设备。具体有3个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是单发,二是大展弦比机翼,三是为了减重,不能按美国军机强度标准来做。

该方案有两项性能要求对后世侦察机有长远影响,一是“将被雷达探测到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二是“生存力”,当时认为,如果高度能远远超过12192米,在322千米外,前苏联的SCR-270预警雷达就不会发现,也就不会启动能自动跟踪的SCR-585防空雷达。

▲U-2教练型起飞

▲U-2各主要型号视图

▲U-2各主要型号视图

选择承包商时,军方有意避开了波音洛克希德等大厂商,因为这种特殊飞机产量很小,小公司将会更重视这个项目。最后要求贝尔飞机公司和费尔柴尔德公司提出方案,并要求马丁公司改进B-57参与竞争。

1954年1月,三家公司都完成了设计方案,都采用普·惠公司的J57发动机,这是当时适应高空飞行的最好型号。费尔柴尔德的M-195进气道在座舱后方,尾翼安装在短梁上。贝尔的67型是常规布局的大型双发设计,马丁的RB-57D加长了机翼。

军方评估后认为,RB-57D只能短时高空飞行,但它是现成的,因此作为过渡性方案投产。正式选中的是贝尔公司的设计,为掩盖其侦察使命,跟在NASA的X-15火箭动力试验机后面,称X-16。计划代号“白头鹰”,准备制造28架。

▲臭“鼬”工程队徽章

X-16外观奇特,机长18.55米,翼展35米,可圆柱形机身直径仅1.22米,还采用了一前一后两个主轮的自行车式起落架,机翼中段另有两个可收放支撑轮。机内有3个设备舱,照相机可覆盖宽80千米,长1279千米的区域。重量是它的主要指标,因为J57在19812米时单台推力仅337.32千克,高度再增加,推力还会急剧下降。所以X-16满载重量16434.8千克,一点都不能再重了。

▲格鲁姆湖的U-2试飞员脱下部分增压的代偿服

▲“臭鼬”工程队在美国加州帕姆代尔的研究设施(www.xing528.com)

此时,洛克希德的总工程师凯利·约翰逊也听到了风声,1954年5月18日他的方案也摆到了西博格桌上。约翰逊是美国一系列秘密飞行器的研制者、隐身飞机的先驱、“臭鼬”工程队的灵魂人物,二战中设计过著名的P-38“闪电”战斗机,战后又完成了F-104“星战士”等战斗机,堪称大师。“臭鼬”工程队即该公司的先进研究项目办公室,1943年研制XP-80战斗机时形成,以擅长设计先进飞行器著称,至今仍非常活跃。据说他们从1953年底就在充分挖掘F-104的高空潜力用于侦察,F-104是当时世界上飞得最快、最高的战斗机(2253千米/小时和31515米)。

▲J-57涡喷发动机

约翰逊的CL-282方案是用XF-104的机身,装上翼展21.54米的机翼而成,比X-16小多了。为了减重,根本就没有自带的起落架,座舱不增压,没有弹射座椅。

被空军拒绝后,约翰逊找到了一直就在特种侦察上与空军有密切接触的中情局,他们认为升限22250米,速度833~926千米/小时之间的CL-282是最佳方案,而且原型机一年内就能完成。而X-16升限只有21184米,航程与速度也差些。

前苏联1949年刚掌握原子弹时,实力还很有限,仅有的少量图-4轰炸机不光速度慢,要攻击美国还只能单程飞行。20世纪50年代初,情况开始改变,除了正在部署的第一种实用武器外,图-95涡桨轰炸机和米亚-4喷气轰炸机也在试飞,加上远程弹道导弹,美国首次面临遭到核突袭的可能。

▲1955年格鲁姆湖的U-2机库

▲约翰逊早期提出的CL-278方案

1954年3月27日,艾森豪威尔提出:“现代武器已使社会封闭的敌对国家更容易秘密策划一次突袭,从而比一个社会公开的国家占有优势。”7月26日,艾森豪威尔请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詹姆斯·基利安研究获取前苏联战略情报的技术手段。

此时,摄影领域正孕育着革命,比如较薄的聚酯薄膜胶卷底片、能使分辨率提高5倍的海康镜头设计、计算机控制镜头研磨,以及革新的相机设计等,中情局的照片判读能力也大有提高。

不过,前苏联很可能也已经研制出能达到21336米的雷达、截击机和导弹,因此约翰逊承诺获批准后8个月拿出CL-282样机的惊人进度很有吸引力。1954年11月,有关负责人建议中情局正式研制,并组建一支特遣队,艾森豪威尔同意制造30架,并由空军购买J57发动机的特种高空型予以配套,总开支3500万美元。

其实,艾森豪威尔也不无担心:“我相信美国需要收集这类情报……但我要提醒诸位的是,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迟早要暴露,那必将引起一场风波。”

▲U-2方案选型中的A-7-3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