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横长方形形状的银屏: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视物更省力

横长方形形状的银屏: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视物更省力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银屏的形状是横长方形,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的双眼是横向排列的,水平视野比垂直视野宽,长方形符合视觉习惯,视物更省力。其次,根据视觉的简化原则,“在一定的条件下,视知觉倾向于把任何刺激式样尽可能组织成最简单的结构”。因此,银屏形状是规则的图形而不是其他非简化图形。爱森斯坦曾经设想制作正方形银幕。

横长方形形状的银屏: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视物更省力

银屏的形状是横长方形,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的双眼是横向排列的,水平视野比垂直视野宽,长方形符合视觉习惯,视物更省力。

其次,根据视觉的简化原则,“在一定的条件下,视知觉倾向于把任何刺激式样尽可能组织成最简单的结构”。因此,银屏形状是规则的图形而不是其他非简化图形。为什么要选择横长方形而不是正方形呢?爱森斯坦曾经设想制作正方形银幕。他认为,“如果只有竖的形象或只有横的形象,那都不是理想的。电影形象应该既有横的,又有竖的。但怎样能同时满足这两种要求呢?可以很容易地为这种冲突找到一个战场—这就是正方形。只有正方形才是能够造成一切可能的长方形的形状—只要在两边、顶部或底部遮掉一部分就行了。为了让观众充分体会到正方形的方方正正的特点,也可以使用整个正方块,而这特别适用于一个由不同面积的正方形画面—从位在正中央的一个小方形一直到包括整个银幕的正方形—组成的富于动势的段落。这一设想没有成为现实,是因为长方形比正方形具有更强的艺术生成力。长方形活泼而少限制。它对边相等,两对边互相独立对角线与边的夹角的度数可大可小,从中心到四边和四角的张力有变化,并且只有两种两条对称轴。它可以向横的方向延伸,可以向纵的方向生长,或同时向四方张缩,其变化的丰富为正方形所不及。同时,横向线式构图,通常暗示安闲、和平宁静,给人一种视觉的舒适感。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银屏形状“显然来自古典派绘画艺术的所谓‘黄金分割’概念”。

至于银屏横长方形的长宽比为4∶3,是目前全球认可的比例。画面所要呈现的所有内容都要呈现在这个4∶3 横长方形中。这个比例的确定是一个折中的选择,最初的目的在于,既照顾垂直方向的事物,又照顾水平方向的事物。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个比例并不是最合理、最科学的。因为人眼水平分布于面颊左右,接受水平方向的信息远比接受垂直方向的信息准确、迅速,因此银屏的长宽比应该更大一些才符合人的生理构造和视觉心理。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发现了黄金分割在造型艺术中的美学价值:“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 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这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这样的比例最匀称、最和谐、最富于美感。黄金分割是一个无穷数值,它的近似值基本上是16∶9,新一代的高清晰度电视采用的正是这样的长宽比例。影视创作中,不少作品通过上下遮幅,使银屏达到16∶9 的比例,增添了画面的视觉美感,也更符合人的视觉心理。(www.xing528.com)

朱羽君教授认为,4∶3 的画面接近于正方形,较适宜表现严谨内向、和谐平稳的构图,适于表现以心理活动、人物情感为主的内容。而16∶9的画面则具有横线和斜线的优势,适于表现横向的视野、史诗般的场面,以及流动、活泼、开放的构图同时,16∶9 还具有容两级景别于一个画面中的特点,画面的一边是人物的头部特写,而另一边留出的面积仍然可容纳具有空间层次的远处的景物。朱羽君教授举了电影《芙蓉镇》中的一个镜头为例,前景是李国香的脚在台上走来走去的特写,后景是群众集会的场面,这样的画面构图在4∶3 的画幅中是做不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