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司辰视觉:人眼时钟的奥秘

司辰视觉:人眼时钟的奥秘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司辰视觉”浮出水面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奇想:人的两只眼睛圆圆的,有点像两只时钟哦。当历史车轮驶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年头,科学界便传来消息,科学家发现了眼睛一种非视觉的功能,即看不到具体画面、却能根据感光来管理时间,协调和控制人在不同时段上的活动节律和幅度,谓之司辰视觉。与普通视觉不同,司辰视觉不“看”物,只看“时间”,又叫做眼睛的非视觉效应或司辰功能——这不等于在眼睛与时钟之间划上等号了吗?

司辰视觉:人眼时钟的奥秘

要你给眼、耳、口、鼻、舌等五大感觉器官排一个座次,坐第一把交椅的非眼睛莫属。要你给眼睛摆一摆功,你也会列举许多具有雄辩力的依据。眼是脑的延续,享有“脑之天窗”的誉称;人从外界获得信息的90%来自双眼,是五官中第一“信息大户”;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样样离不开眼睛,眼睛对人如生命一般重要等。不过,说来说去,总离不开一个“看”字。仿佛眼睛除了视觉功能以外,就没有什么别的能耐了。如果你在4年前这样认为,你或许没错,可日历翻到今天就另当别论了。

“司辰视觉”浮出水面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奇想:人的两只眼睛圆圆的,有点像两只时钟哦。告诉你吧,就功能而言,它们就是两只“时钟”。

人皆有过这样的体验:白昼振奋而黑夜忧愁。阳光下灵感勃发,工作效率高;而阴霾天思维迟钝,反应缓慢。甚至你一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去打开窗子……如果你再将视野放开一些,你会发现:学校里昼光与学生的成绩有一定因果关系,商场有昼光销售业绩会好一些,办公室有无窗户对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也有某种影响。人类如此,动物亦然,拂晓鸡叫,傍晚蛙鸣,哺乳动物晨出晚归。人类甚至动物的种种行为似乎都与日光有着某种微妙关系。可你想没想过其中的奥妙呢?

现在这一切都已真相大白。当历史车轮驶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年头,科学界便传来消息,科学家发现了眼睛一种非视觉的功能,即看不到具体画面、却能根据感光来管理时间,协调和控制人在不同时段上的活动节律和幅度,谓之司辰视觉。与普通视觉不同,司辰视觉不“看”物,只看“时间”,又叫做眼睛的非视觉效应或司辰功能——这不等于在眼睛与时钟之间划上等号了吗?

“司辰视觉”的由来

视觉源于何处?当然是眼睛,而眼睛的应运而生又离不开光。“进化论”告诉我们,眼睛的诞生是源于大自然光与色刺激的结果。以光为例,乃是由太阳发出的一种电磁波,照亮了大千世界,使人产生了用眼看的生理需求;阳光又赋予大自然五彩缤纷的壮丽景色,使人的眼睛能够分辨色彩,人眼中的世界也更加绚丽灿烂。于是,眼睛便在人类进化史上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直至发展成今天这样高度完美的感官,拥有无与伦比的精巧度及良好的视觉功能。眼的功能,与耳朵是为适应大地上存在的声波而发育、鼻子是为存在的气体而形成嗅觉功能一样,共同诠释了进化论“适者生存”这句箴言的巨大生命力。

那么,眼睛又是如何去“看”大自然的光与色的呢?主要得益于视网膜上两种感光细胞。一种叫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黄斑外围),专门辨识环境的明与暗;另一种叫视锥细胞,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心部位(黄斑区),负责辨识各种颜色。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组成虽不一样,但都是为了履行眼的视觉功能,即将光线刺激转化为电脉冲,通过神经细胞传递到视神经,再转化成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从而“看到”实际影像。故把这两种细胞统称为视觉细胞。可以说,正是视觉细胞成全了人类欣赏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眼福。

然而,眼睛还有更为神奇之处——视网膜内还有一层对光只有微弱敏感的网络,这一层细胞网络将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分离开来,本身与看东西无关,却能影响人体的生物钟,被认为是将昼夜信息转化为大脑中生物节律的最好介质,很可能就是产生“司辰功能”的物质基础。换言之,人类“司辰视觉”的源头就在这里。

“司辰功能”的神奇威力

进一步研究发现,视觉的“司辰功能”可从多方面影响人体,包括情绪、智力与生物钟。(www.xing528.com)

先说情绪吧。一天之中,为什么白昼振奋而暗夜忧愁?就白天而言,为何阳光明媚时感觉很“酷”、很“爽”,阴沉暗淡时既“涩”又“苦”?一年之中,为什么春夏情感高涨,而秋冬处于低谷,乃至抑郁症高发?奥妙就在于背后有一只魔手操纵,这就是藏在大脑中一个类似于松果的器官——松果体,通过分泌褪黑激素来掌控你的情绪涨落,而褪黑激素的分泌又受到光的控制。光是怎样“进入”人的大脑呢?自然是眼睛。白天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抑制了褪黑激素的分泌,人就显得精神振奋;而夜间两眼一抹黑,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增多,因而忧愁满怀。到了秋冬季节,昼短夜长,日照减少,天气阴冷,致使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明显增多,造成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能振奋情绪的荷尔蒙分泌减少,于是人体细胞活泼性降低,新陈代谢减慢,人的情绪也就抑郁消沉下来。不难明白,“司辰视觉”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中介角色,成为情绪的重要调节剂——光线明亮,人的情绪振奋,自然工作绩效高。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光亮度,故一进办公室,潜意识就迫使你迫不及待地要去打开窗子……

再说智力吧,慕尼黑一位心理学家,花费了3年时间探究环境颜色对儿童学习、智力的影响。其结果发现孩子一进入淡蓝色、黄色、黄绿色、橙色等亮色调的环境中,就变得机敏和富有创造性,平均智商比平时高出12点之多;而进入黑色、褐色等暗色调环境后,则变得迟钝起来,智商测试成绩也低于平时。这一高一低的智商变化,有力地证明了色彩与智力的关系。不要忘记,接纳色彩的同样是眼睛。由此便可解释昼光下学生成绩似乎更好些的现象——明亮色调提升了孩子的机敏度,注意力、理解力与记忆力随之增强。

“司辰视觉”的妙用

弄清了眼睛的“司辰功能”,不妨巧加利用,以造福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与健康。科学家为此设想——

(1)利用司辰视觉的效应与原理,设计最佳照明方案。你可能认为,既然光与人类的非视觉效应如此密切,那就在环境的亮度与色彩上多做文章,越亮越好。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适当的时间沐浴适当的光,才能更好地发挥眼睛的非视觉效应,获得调节情绪、健脑益智等效益;而过度或不合时机的照明,反倒是一种污染,成为人体不适甚至得病的根源,已被列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光污染。一般而言,适合人眼的视觉环境应当是在色彩、光频率、光亮度、物品形状等方面同人眼充分协调,以达到视觉环保的理想目标,这才是设计各类建筑物与室内装修的最高原则。

(2)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生物钟往往不止24个小时,要将它“拨”得与生活时间同步,光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以三班制工作人员(如工人、医护人员、夜班职业者)为例,时差的颠倒最容易导致慢性生物钟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从胃部不适到溃疡病与心脏病等。而用一种特殊的蓝光,对上述人员进行不同时段照射,即可使身体较快适应新的作息时间,防止不适与疾病发生。此法对那些跨时区旅行的人员同样有效。

(3)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自然节律往往被打乱,因而与睡眠困难结缘者越来越多。而改变照明可以修正生物钟的偏差,帮助恢复生理节律,建立睡眠与觉醒的正常规律,减轻或消除失眠等睡眠障碍

(4)借助于眼睛的“司辰功能”,用特殊设计的照明可解决多方面的问题。比如,每晚睡前观察一定时间的蓝色光,或用特制的光线脉冲仪治疗,可以减轻某些老年痴呆症的病情;长时间坐办公室的白领族,可通过调节灯光色调寻求最好的办公效率;学生也可通过教室光亮度的调整,增强注意力、思维力与机敏度,促使学习效果“更上一层楼”。

总之,眼睛“司辰功能”的革命性发现,将给人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与享受,请你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