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出童年特点: 反复强调与表达

突出童年特点: 反复强调与表达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反复写法导图长大,长大[3]韩主任已经上台了。在这篇选文里,我们主要学学“反复”的手法。反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长大”代表着小英子童年的结束,作者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的就是“长大”。当然,也可是某一个意象、某一种情结的反复出现,也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突出童年特点: 反复强调与表达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反复写法导图

长大,长大[3]

韩主任已经上台了。他很正经地说:

“各位同学都毕业了,就要离开上了六年的小学到中学去读书,做了中学生就不是小孩子了,当你们回到小学来看老师的时候,我一定高兴看你们都长高了,长大了……”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虽然,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他说:

“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柜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圆也”,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儿!(www.xing528.com)

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心情紧张地手里捏紧一卷钞票到银行去。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蒲公英。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写法揭秘

在选文里,我们读到的最多的内容,就是“长大”。韩主任说你们进入初中,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宋妈说英子你长大了,不能跟弟弟吵;兰姨娘说英子你长大了,不能惹妈妈生气;蹲在草地里的人说等你长大了一起去看海;爸爸也不把“我”当小孩子看了,叫“我”闯练,独自去银行汇款;老高也说“就数你大了”……这也许是作者特地安排的小英子跟童年的告别仪式吧。联想我们自己,小时候盼着快快长大,就可以不被大人管着,想干吗就干吗。而在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的时候,又会有微微的恐惧,其实我们又是多么不愿意长大呀。把这过程这经历写下来,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了。

在这篇选文里,我们主要学学“反复”的手法。反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比如选文,反复的就是“长大”。“长大”代表着小英子童年的结束,作者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的就是“长大”。我们试着用这样的手法,写写发生在自己童年里的关于成长的故事。比如像选文这样,许多人在不同的情景下对你说的同一句话,把这些情景和这句话写下来,就具强调作用了。也可以是同一人在不同情况下对你说的同一句话,把这些情景和这句话写下来,也具有强调作用。当然,也可是某一个意象、某一种情结的反复出现,也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