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惊险探索:后山黑洞中的冒险故事

惊险探索:后山黑洞中的冒险故事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是一个看起来很长很黑的山洞。我们拦也拦不住,随后也进去了。弟弟胆子最大,说:“有什么可怕的,跟我走,胆小鬼!”“鬼”字一出来,我们每个人都吓了一大跳!名师点评此文记叙的是兄弟姐妹意外发现山洞,并走山洞探险的故事。初入洞时好奇,在洞中恐惧,出洞兴奋,历险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捕捉得较好。出洞后则伴随一声“喂”表达激动、兴奋之情。但正是这种不同才能写出人物内心的变化,才能凸显历险过程中的起伏。

惊险探索:后山黑洞中的冒险故事

陈湘璐

小时候,我随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我很顽皮,经常和几个留守在乡下的兄弟姐妹到处玩。

这天,我们几个在打羽毛球。我用力过猛,把球打进了前斜方的草丛。哥哥见球飞了,立马跑过去捡球。他钻进草丛后没过多久,就大喊着叫我们过去。

原来,他发现了一个山洞。那是一个看起来很长很黑的山洞。弟弟惊呼了一声,冲了进去。我们拦也拦不住,随后也进去了。刚开始,还有一些光线,可以看见洞内生着的杂草和藤蔓。怎么这里会有个洞?洞里还会有什么呢?我不禁好奇起来。再往里走,却是漆黑一片。我们打开手表上的手电筒,都屏息敛气,一点一点地摸着洞壁走。

走了一会儿,姐姐有些犹豫了,说:“我们回去吧,这洞好像没有尽头呢。”在这深深的洞里听人说话,显得格外恐怖,仿佛这话不是姐姐说的,而是洞里的某个怪物说的。我们都害怕起来,哥哥在抱怨姐姐,姐姐死死地抓着我的手。弟弟胆子最大,说:“有什么可怕的,跟我走,胆小鬼!”“鬼”字一出来,我们每个人都吓了一大跳!

弟弟仍在往前,没办法,我们只好跟上。又走了一会儿,遇到了一根“柱子”。手电筒照过去——不是柱子,是一堆泥巴,上面沾着恶心的鼻涕虫。我们又小心翼翼地绕过泥巴,再往前走。

走着走着,看到了分岔路。我想,一条路窄,一条路宽,宽的肯定是出口。弟弟也这么认为。我们沿着宽的路走了几步,感觉头撞到洞顶了,再往前走一步,只能猫着腰了,而洞顶,也要塌了似的。我们连忙走回去,沿着窄道走。没想到,没走几步,窄道变宽道,地面也光滑了许多,仿佛有人走过。而前方,也依稀看到光了。(www.xing528.com)

大伙儿抵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都大声地“喂——”着,小跑出了洞口。

我们揉揉眼睛,看到了大片田地,一个老人戴着帽子在锄草,再定睛一看,这不是我们的爷爷吗?

我们跑过去,把进洞出洞的来龙去脉告诉爷爷。爷爷说:“这洞原来是地道,战争防御用的。你们这些小鬼头,没被蛇咬到,算是走运啦。”

名师点评

此文记叙的是兄弟姐妹意外发现山洞,并走山洞探险的故事。初入洞时好奇,在洞中恐惧,出洞兴奋,历险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捕捉得较好。

初入洞时好奇的心理活动写得简单,在洞中恐惧的心理则写得详细,从小伙伴们走山洞时的动作和语言来突出大家害怕、惊恐的内心活动。“哥哥在抱怨姐姐,姐姐死死地抓着我的手”“小心翼翼”等词句都传达出当时我们的心情。出洞后则伴随一声“喂”表达激动、兴奋之情。每一处的心理描写的方式不同,带给读者的感受也不同。但正是这种不同才能写出人物内心的变化,才能凸显历险过程中的起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