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滚轮设计的优化原则与典型结构

滚轮设计的优化原则与典型结构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34 滚轮的组成3)适于成形曲率大、截面形状简单的挤压型材或钣弯型材零件。2)尽量减少弯曲滚轮和上下滚轮之间的中心距,以缩短型材悬空段长度,减少坯料两端工艺余量,防止零件内壁失稳而产生歪扭变形。4)控制型材与滚轮壁之间的间隙。图9-35 用CDW25-16型材滚弯机的滚轮典型结构2)用于VPR-9-spec-CNC型材滚弯机的滚轮典型结构如图9-36所示。

滚轮设计的优化原则与典型结构

1.概述

滚轮是将挤压型材或钣弯型材通过滚弯机床滚弯成所需零件形状的一种模具,一般由上滚轮、下滚轮和弯曲滚轮(侧滚轮)组成,如图9-34所示。

2.滚轮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通过对弯曲滚轮xy方向的调整,可辊压不同曲率的零件。

2)滚轮结构简单,制造、调整方便,通用性好。

978-7-111-43835-9-Chapter09-56.jpg

图9-34 滚轮的组成

3)适于成形曲率大、截面形状简单的挤压型材或钣弯型材零件。

3.滚轮的设计原则

滚轮的设计依据是型材断面尺寸和公差、零件的相对弯曲半径、所选用滚弯机床的有关配合尺寸(滚轴直径、滚轴中心距的变化范围)等,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1)适当增大上滚轮、下滚轮的直径,使型材和滚轮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善型材在滚轮之间的支承状况。(www.xing528.com)

2)尽量减少弯曲滚轮和上下滚轮之间的中心距,以缩短型材悬空段长度,减少坯料两端工艺余量,防止零件内壁失稳而产生歪扭变形。

3)滚轮直径尺寸应保证滚轮在滚弯机床上调整到工作位置时各滚轮之间不发生干涉。

4)控制型材与滚轮壁之间的间隙。间隙小,型材不易失稳起皱。一般钣弯型材间隙取0.1~0.2mm,挤压型材取0.3~0.7mm。

4.滚轮的典型结构

1)用于CDW25-16型材滚弯机的滚轮典型结构如图9-35所示。

978-7-111-43835-9-Chapter09-57.jpg

图9-35 用CDW25-16型材滚弯机的滚轮典型结构

2)用于VPR-9-spec-CNC型材滚弯机的滚轮典型结构如图9-36所示。

978-7-111-43835-9-Chapter09-58.jpg

图9-36 用于VPR-9-spec-CNC型材滚弯机的滚轮典型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