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概括地说,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包括五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与之前的教学大纲相比,目前的教学内容发生一些变化。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性质,人们还在争论不定,有说是教学内容的,有说是教学组织方式的,我们倾向于教学内容一说,认为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是指内容的综合,即学习内容的边缘性,是多学科或多视角的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

在历来的语文教材乃至国家权威的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中,都有把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混作一团的倾向。从理论上说,教学内容讲的是“学什么”,教学目标讲的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教学内容是实然的,教学目标是自然的。举例而言,如果目标是“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那么教学内容就是具体的汉字基本笔画的陈述及展示,传授这些基本笔画的教学材料。或者说,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通常体现在教材中,包括课文、思考练习、基础训练、教辅材料、课堂挂画等,除此以外,教材外的其他资料,如读物、音像带、广电节目、网络资源以及鲜活现实等,经过筛选后,也可以成为相关教学内容的良好载体。语文教学内容不太容易被条分缕析,而教学目标却可以具体到点,正因如此,人们才总是有意无意地用教学目标来代替教学内容。

认识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差别有重要意义,虽然二者都是人为规定的,但教学目标的人为约定性更强。同一种教学内容,因理解不同,可能会有若干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如学习一个“姓”字,有的教师会把教学目标限定于掌握该字字面上的音、形、义;有的教师会稍微拓宽一些,还要同学们说说知道有哪些姓;还有的教师,可能会认为“姓”能体现中华文化,因此还要讲解“姓”字为什么是“女”字旁,不同的“姓”包含哪些不同的文化,等等。

概括地说,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包括五点:识字写字(包括汉语拼音)、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与之前的教学大纲相比,目前的教学内容发生一些变化。(www.xing528.com)

第一,识字写字教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增加了500个左右,“直呼音节”变成了“拼读音节”。第二,写作教学的内容有了年级的差异,第一学段变为“写话”,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是“习作”,初中阶段才称呼为“作文”,这与之前统一称为“作文”有很大的区别。第三,“听说”变成了“口语交际”。“交际”二字展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观念,教学内容也由简单的听说提升到口语应用能力。第四,出现了“综合性学习”这一新名词。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性质,人们还在争论不定,有说是教学内容的,有说是教学组织方式的,我们倾向于教学内容一说,认为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是指内容的综合,即学习内容的边缘性,是多学科或多视角的整合。

教学内容的重大调整,与教学观念的更新一样,都应该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